中国仲裁机构内部仲裁员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中国仲裁机构内部仲裁员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7-23

 
378727
内部仲裁员

内部仲裁员的职业性质与法官相似

与外国仲裁机构不同的是,中国大多数仲裁机构都设有内部仲裁员。虽然内部仲裁员学历和素质较高,熟悉仲裁程序,但其存在却会对中国仲裁制度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仲裁程序朝诉讼化方向倾斜

内部仲裁员的职业性质与法官相似,可能导致仲裁程序朝诉讼化方向倾斜,与仲裁的民间性背道而驰。

影响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内部仲裁员的存在可能影响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影响内部仲裁员的本职工作

仲裁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负责仲裁程序的具体日常管理职责,涉及重要程序事项,如仲裁案件受理、仲裁协议效力、管辖权异议、仲裁员回避和审理期限等。内部仲裁员的存在会影响他们履行本职工作。

妨碍仲裁的监督机制

内部仲裁员多半处于领导者地位,肩负内部监督责任。若他们同时担任仲裁员,监督人与被监督人合为一体,对仲裁员的监督将失去意义,可能导致违反当事人意志的行为。

取消内部仲裁员制度的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建议取消内部仲裁员制度。此外,还应限制仲裁机构工作人员在其他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和其他兼职,以促使他们专注于本职工作,最终确保仲裁质量。

各国对仲裁员资格的规定

世界各国在仲裁员资格的规定上存在差异。个别国家对仲裁员资格作出严格规定,如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意大利,规定了不得担任仲裁员的情形。大多数国家规定较为宽松,如德国和日本,只要具备行为能力、品行端正、公正无私的自然人即可担任仲裁员。少数国家对仲裁员资格并未明确规定,如英国1996年仲裁法对受聘为仲裁员的人员并没有法定条件的限制。我国1994年《仲裁法》第13条规定仲裁员的资格条件为公道正派的人员。

延伸阅读
  1. 行政复议的附随性受案范围及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2.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3. 公司员工违反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被辞退是否合法
  4.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5.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的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国有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
  2. 失业保险领取条件
  3. 劳动者失业保险金的申领条件和期限
  4. 公司破产员工赔偿的标准
  5.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6.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7.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