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22
村民“一户”的认定原则上是根据公安部门管理的户籍来确定。如果在户口本上登记的是一家人,那么该户口本所登记的家庭就是一户,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然而,以下情况可以被视为特殊村民“户”:
已婚但已分家并独自居住的村民可以被视为独立的“户”。
未婚但已年满二十周岁且独自居住的村民可以被视为独立的“户”。
未成年人通过合法继承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被视为独立的“户”。
通过司法裁决依法取得宅基地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司法文书进行登记。
对于因婚嫁关系居住在外村,但户籍仍在本村的情况,夫妻双方只能选择在其中一方拥有宅基地,申请确权登记。
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户拥有多处宅基地的情况。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因此,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时,必须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多占的宅基地不予确权登记。对于多占的宅基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将按照非法占用土地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