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退员工的补偿确定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一、辞退员工的补偿确定条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1

 
374790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旦不上学了,步入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工作,很多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而被公司辞退,但是被辞退有时是有补偿的,那么辞退员工的补偿确定条件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应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对于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情况,按照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不同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支付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对于每满一年工作的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对于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劳动者,按照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高薪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支付

对于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但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的定义

所谓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公务员辞退的法律规定全文

辞退的定义与身份变更

根据本规定,辞退是指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公务员被辞退后,将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辞退程序和权限

辞退公务员应当按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进行。

辞退情形

下列情形之一,机关可以辞退公务员:- 连续两年被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不得辞退的情形

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辞退程序

辞退公务员的程序如下:- 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 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任免机关审批并作出辞退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和被辞退的公务员,并抄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下机关辞退公务员,由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县级党委或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决定。- 辞退决定等文件存入被辞退公务员的档案。根据相关规定,任免机关也可以直接作出辞职决定。

离职手续和审计

被辞退公务员在离职前应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接受审计。对于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的,按照规定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通知送达和复核申诉

《辞退公务员通知书》应当直接送达被辞退公务员本人。如果直接送达有困难,可以参照相关规定执行。对于不服辞退决定的公务员,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复核、申诉期间不会停止辞退决定的执行。

工资停发和档案转递

公务员被辞退后,自批准之日的次日起停发工资。被辞退公务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转递档案。如果在九十日内重新就业,应在就业单位报到后三十日内,按照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的规定,将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如果在九十日内未就业或重新就业单位不具备保管条件,按照流动人口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定转递档案。

辞退费和社会保险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其他社会保险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辞退费的发放

机关在被辞退公务员的档案转出十五日内,将辞退费一次性拨付给接收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具体发放标准如下:- 对于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公务员,自被辞退的次月起,由人才服务机构按月发放辞退费。- 辞退费的发放标准为被辞退前上月的基本工资。- 辞退费的发放期限根据被辞退公务员在机关的工作年限确定。工作年限不满两年的,按照三个月发放;满两年的,按照四个月发放;两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发一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辞退费的停发和返还

辞退费的发放停止情况如下:- 领取期限已满。- 重新就业。- 应征服兵役。- 移居境外。- 被判刑或被劳动教养。- 死亡。未发放的辞退费应当返还给被辞退公务员原所在机关。

经费保障

辞退公务员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重新就业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被辞退公务员重新就业后,其被辞退前在机关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违法违纪行为处理

在辞退公务员时,如果出现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解释权和施行日期

本规定的解释权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2.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解析: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
  3. 公司突然解散员工怎么赔偿
  4. 企业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5. 辞退员工工资补偿按税前还是税后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单位支付员工工资的问题及建议
  2.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3.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
  4.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5.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6.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7.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