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4-02
给付性合同的定义和特点
给付性合同,又称非补偿性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出现或保险期届满时,保险人必须按照保险金额的约定支付保险金的合同。
给付性合同的履行并不一定发生一般意义上的伤害事故,也不一定会造成损失,它只是满足被保险人的某种需求。大多数人身保险合同都属于给付性合同。由于人的身体和生命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保险金额只能根据被保险人的经济需求和缴费能力确定。当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发生后,保险人将以保险金额作为给付金额。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共同性
补偿性保险合同与给付性保险合同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
- 二者都是基于危险分担原则,旨在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共同构成保险基础。
- 二者在设定合同义务时依据的法律相同,包括合格的主体和存在保险利益等要求。
- 二者采用相同的索赔程序,要求请求人提供保险单。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 目的不同:补偿性合同旨在获得相应赔偿,被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在发生事故后获得金钱补偿,用于直接弥补财产损失,如修复房屋、购买机器等。保险法将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义务称为“赔偿责任”,这意味着标的物的损失可以通过金钱支付后重新购置得到补偿。而给付性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使现有的生活条件得到保持或改善,投保人购买人寿保险的目的是在被保险人发生危险事故后,为受益人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
- 保险金确定标准不同:补偿性合同中,保险金额的确定依据是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或市场价格,法律要求保险金额不得超过标的物的价值。而给付性合同中,保险金额由当事人双方约定,一般与标的物的价值无关,因为该合同的标的物可能没有金钱价值(如人的寿命),或者市场价格波动极大(如古董、珠宝、出土文物等)难以评估。
- 保险金给付条件不同:补偿性合同规定标的物发生毁损时构成保险事故,即被保险人的财产实际损失,表现为财产量上的减少。如果保险事故未发生,被保险人不能请求赔偿。与此不同,给付性合同中,一部分以标的物的损失为给付条件,例如被保险人的死亡。而在另一部分合同中,灾害事故和损害结果并非必然条件,只要被保险人达到一定年龄或根据双方约定的期限届满,保险人都必须支付保险金。此外,在补偿性保险合同中,如果保险事故未发生而各类期限届满,已收取的保险费将不予退还;而在给付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应退还已收取的保险费(有时还附加利息)。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