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2-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施工单位未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并经双方协商后仍无法在合同期限内完成工程时,建设单位有权解除施工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并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四款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五款的规定,还有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当事人可以根据这些规定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解除自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如果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对于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解除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
这种纠纷的特点是工程款是可以确定的,因此法律处理相对简单。发包方无正当理由拖欠工程款,表现为发包方无力支付工程款或无故拖欠。承包方可以利用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和财产保全的方式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种纠纷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承包方在分包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或名义上分包实际上转包,发包方事后不承认分包合同的合法性,导致纠纷。对于这类纠纷,可以利用实际施工人的诉权解决,或根据发包方已经竣工验收合格或已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要求支付工程款。
这种纠纷的主要表现是,承包方递交结算文件给发包方后,无法取得递交文件的证据,发包方不予答复或事后不承认收到;或承包方递交结算文件给发包方后,发包方不予答复;或承包方递交结算文件给发包方后,发包方不予认可,导致工程款结算纠纷。对于这类纠纷,承包方可以通过特快专递将结算文件邮寄给发包方,并可以通过公证部门对邮寄行为进行公证。如果发包方在收到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结算资料后,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意见,则视为发包方认可,应依法支付工程款。
这种纠纷的主要表现是,建设工程招投标时对主要建筑材料品质有要求或承诺,但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承包方有时会采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导致结算纠纷。对于这类纠纷,只要发包方已经验收并合格或已经投入使用工程,承包方可以依法要求发包方支付工程款。
这类纠纷的主要表现是,建设工程竣工后出现维修事项,承包人在保修期内履行了维修义务,但无法直接取得证据,发包方事后不承认维修事实,以承包方未尽保修义务为由拒不支付工程款,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