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解除合同是什么意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解除法律知识

约定解除合同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29

 
54682

一、约定解除合同的意义

约定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事项,待约定的事由出现时,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3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一旦发生,劳动者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后,劳动合同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无需获得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行使约定解除权时应当注意:必须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只有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以后,劳动者才能依照约定解除。

二、违约行为

1. 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又称债务人迟延,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不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后履行,也不会使合同目的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债权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他一个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3款)。而如果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上特别重要,债务人不在此期限内履行,就无法达到合同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未在履行期限内履行,债权人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合同法》第94条第4款)。

2. 拒绝履行

拒绝履行,又称毁约,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表示不履行债务。拒绝履行一般表现为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其债务,有时也以其行为表示不履行债务的意思,比如债务人将应交付的特定买卖物转卖给他人。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拒绝履行要求债务人有过错,拒绝行为违法,并且具备履行能力。关于债权人是否可以不经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2款的规定,债权人不需要为履行发出催告,可以直接解除合同。

3. 债务人的过错

债务人的过错是合同解除的条件,自始不能履行是合同的无效原因,嗣后不能履行也是合同解除的条件。不可抗力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合同不能履行,也是合同解除的条件。债务人的过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同样适用这一解除条件。《合同法》第94条第4款关于“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规定包含了这一解除条件。

延伸阅读
  1. 承担违约金可以解除合同吗
  2. 合同到期怎么办
  3. 未缴纳保证金的合同能否解除
  4. 淘宝代购假货退款吗
  5. 如何终止资质挂靠合同

合同终止热门知识

  1. 虚构债权债务转让关系合同怎么写
  2. 公司倒闭员工交社保一年了怎么赔偿
  3. 要跟律师解除合同律师可以不退款吗
  4. 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
  5. 什么情况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6. 公证提存的相关法律规定
  7. 企业租赁合同解除通知书范本是怎样的
合同终止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建筑施工设计合同范本
  2. 设计施工合同(范本)
  3. 二手船买卖合同范本
  4. 电缆销售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