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转移的含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转移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转移的含义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2-24

 
366391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要为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劳动合同解除证明可用于劳动者转移劳动关系,那么劳动关系转移是什么意思?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法律规定下建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为了减少劳动纠纷和节约人力成本,许多公司将员工的劳动关系转交给职介或劳务派遣公司进行管理,从而避免了许多劳动纠纷的发生。劳动关系转移是指转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转移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情况,并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根据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时,原劳动合同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履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负责。

劳动关系转移的手续要求

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的60天内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手续,从缴费次月起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并将缴纳年限连续计算。超过60天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的,按照初次参保的相关规定执行。在原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续使用。劳动关系转移手续要求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调入新的工作单位后,按照新调入单位的参保形式连续参保,并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

劳动关系解除的类型

1. 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也不再履行。根据《劳动法》第24条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一致同意,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在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不需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解除。

2. 过失性和非过失性辞退

过失性辞退是指劳动者的行为违反《劳动法》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导致用人单位予以辞退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消失。即根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非过失性辞退是指非因职工原因由用人单位辞退职工而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即非过失性辞退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一)劳动者患病或因工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三)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

3. 裁员和辞职

当用人单位面临破产、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时,被裁员人员即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7条的明确规定,对此类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具体规定。企业富余人员辞职按照国务院相关规定是允许的,同样也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

延伸阅读
  1. 劳动关系解除后用人单位须在15日内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2. 关于劳动关系转移工龄的延续
  3. 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
  4. 劳动关系如何转移
  5.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5.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