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17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因此在这两个法律的适用时间交替时,相关规定会发生变化。
根据现行合同法第三百零八条的规定,在途标的物取回权的行使条件包括:出卖人在递交破产申请时,买卖标的物处于在运途中且出卖人尚未收到全部买卖价款。此时,出卖人行使取回权不以对买卖标的物享有所有权为前提,可以通过承运人或者实际占有人行使该权利。
原则上,承运人或实际占有人应当按照出卖人的要求保障其取回权的实现。如果承运人或实际占有人未能按要求保障出卖人的取回权实现,导致买卖标的物最终交付给管理人,出卖人仍然有权向管理人主张取回。即使买卖标的物事后到达管理人手中,出卖人仍然可以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主张取回权,管理人不得以标的物已不符合在运途中的要件为由拒绝其行使取回权。
如果出卖人由于特殊原因无法通过承运人等行使取回权,也可以直接向管理人主张取回。待货物到达管理人手中后,管理人应当将标的物返还给出卖人。然而,出卖人行使在途标的物取回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买卖标的物处于在运途中。如果出卖人未能在买卖标的物到达管理人手中前及时主张行使在途标的物取回权,其将丧失行使该项权利的权利。因此,在买卖标的物到达管理人手中后,出卖人无权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主张取回买卖标的物。
当买卖合同一方当事人进入破产程序时,一方面可能是买受人未按约定支付完毕价款或履行其他约定条件,另一方面,根据双方合同约定,买卖标的物的所有权尚未转移给买受人,因此该买卖合同应视为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管理人有权基于债务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自行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该合同。因此,该合同是否继续履行取决于破产管理人的选择。在出卖人破产和买受人破产的情况下,破产管理人的选择对于相关权利人是否能行使合同法下的出卖人取回权有很大差别。如果出卖人破产,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双方应按照原买卖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合同。如果买受人未按约定期限支付价款或完成特定条件,或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作出其他不当处分,对出卖人造成损害,出卖人有权行使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取回权。
如果出卖人破产,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原买卖合同将不再履行。由于标的物所有权尚未转移给买受人,出卖人有权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将属于出卖人的财产追回,作为债务人财产。此时,出卖人行使的并非合同法下的出卖人取回权,因此不以买受人违约为权利行使的前提条件。
如果买受人破产,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买受人支付款项或履行其他义务的期限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加速到期。管理人应及时向出卖人支付尚未支付的全部价款或履行完毕其他义务,如果管理人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履行义务,构成对买受人的违约,出卖人可以行使买卖合同中的出卖人取回权。如果买受人破产,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出卖人对买卖标的物享有所有权,出卖人有权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取回该标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