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的定义和重要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的定义和重要性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24

 
361237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根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劳动争议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议劳动者积极参与。

劳动争议调解的步骤

(1)调解申请

调解申请是指企业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提出的调解请求。调解申请可以是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也可以是一方提出,但必须是在双方合意的情况下。调解委员会只有在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才能受理并行使调解。

(2)案件受理

案件受理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经过审查,决定接受案件申请的过程。调解委员会在受理审查中主要对调解申请人的资格、争议案件是否属劳动争议案件以及争议案件是否属调解委员会受理范围进行审查。调解委员会在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就可以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及时将决定通知双方当事人。

(3)进行调查

案件受理后,调解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争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及对调解申请提出的意见和依据;调查争议所涉及的其他有关人员、单位和部门及他们对争议的态度和看法;察看和翻阅有关劳动法规以及争议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等。

(4)实施调解

实施调解是指通过召开调解会议对争议双方的分歧进行调解。调解会议一般由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参加人员是争议双方当事人或其代表,其他有关部门或个人也可以参加。

实施调解有两种结果。一是调解达成协议,这时要依法制作调解协议书。二是调解不成或调解达不成协议,这时要做好刻录,并制作调解处理意见书,提出对争议的有关处理意见。

(5)调解协议的执行

调解协议达成后,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应按照调解协议书的内容自觉地执行。

延伸阅读
  1.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与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2. 民事诉讼主管范围及标准
  3. 工伤死亡赔偿金应由谁承担?
  4.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仲裁前置
  5. 劳动仲裁申诉有期限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员工辞退仲裁所需材料
  2. 不定时工作时间的适用对象是谁
  3. 员工被迫辞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
  4. 开庭后调解成功的诉讼费由谁承担
  5.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6.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地的确定
  7.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追索劳动报酬起诉状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起诉状范本
  4.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