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08
习惯是一种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指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习惯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规则被接受和认可。
根据法律解释的位阶,首先应当适用“语义学解释”而不是客观目的解释。现今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
(1)语义学解释→(2)体系解释→(3)立法者意图或目的解释→(4)历史解释→(5)比较解释→(6)客观目的解释。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根据该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该规定是对权利的限制,是义务性规则中的禁止性规则。它表明法律保护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该自由的行使是有限制的。
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该规定的内容明确,对公民具有指导意义。
近现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权,即对权力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的强调。这包括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法律的制约。
在法治国家中,权力若不加限制,将失去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因此,法律的制约是一种权限、程序和责任的制约。
从法理学角度看,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实际上也应当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制约和法律程序上的制约。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
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从不同法学派的立场看,此案的判决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是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不按照自然法则办事,会招致自然界报复。不按照社会规范行事,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法律的程序性是法的一项重要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自然力本质上不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