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证、书证在刑事证据中的价值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浅析物证、书证在刑事证据中的价值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4-12-28

 
349928

  一、物证、书证的概念及种类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种类有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或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物证、书证根据证据的分类形式而然,皆属于实物证据,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二者属于一类。而在学理上又将实物证据称广义上的物证。

  在司法实践中,实物证据是指以实物形态为其表现形式的证据。在法定证据种类中,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属于实物证据。

  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者物质痕迹。这些物品和痕迹包括作案的工具、行为所侵害的客体物、行为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于物品,以及其他能揭露和证明案件发生的物品和痕迹等等。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在司法实践中,物证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在刑事诉讼中经常使用的物证,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实施犯罪的工具。如杀人的各类凶器,抢劫用的匕首、棍棒,盗窃用的铁钳等等。

  2、实施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痕迹。如遗留在现场的指纹、足迹,强奸案件中的精斑、被害人身体上的伤痕,被破坏的门窗上遗留的撬压痕迹等等。

  3、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如盗窃、抢劫等犯罪的赃款赃物,杀人案件中的尸体等等。

  4、犯罪现场遗留下的物品。如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衣物、烟头、头发、纽扣、纸屑等等。

  5、犯罪行为产生的物品。如非法制造的枪支、弹药,非法生产的伪劣产品,非法出版的书籍等等。

  6、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犯罪嫌疑人为掩盖罪行、对抗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和物质痕迹。

  书证大致可包括:用文字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符号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情的书证,以及用数字、图形、印章或其他方式表露的内容或意图证明案情的书证。

  书证作为刑事证据,其内容清晰、具体、明确。例如在一些传播淫秽物品犯罪案件中,必须要有内容确为淫秽的书画等书证,才能作为认定行为人有罪的根据。

  二、物证、书证在刑事证据中的证明价值

  刑事证据调查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的客观性、法律性(合法性)、关联性、排他性(唯一性)。而物证、书证在刑事案件中的价值就在与其在案件中的证明力,即于案件是否有关联性、是否具有排他性。

  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证据制度认定角度的发展时间而言,犯罪嫌疑人口供作为“证据之王”的侦查取证观念,因其容易导致刑讯逼供的后果,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证人证言。但证人证言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及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干扰,导致其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即使一个最诚实的人,提供的证言也可能有失真的时候。在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案件中的各种言词证据,各说个有理,甚至以假代真,虚实并存,真真假假,各执其言,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唯有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书证的客观性较强,它可检验真假,衡量虚实,去伪存真。因此,许多学者近年来都纷纷指出,在证据的立法中,应把“实物验证”作为运用证据的一个规则加以规定。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制度的不断健全,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书证在现今整个刑事证据体系中或者说刑事证据制度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因其客观性、稳定性的特点,同各种言证词据相比,特别是同可变性较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相比,其证明力更强于各种言辞证据,具有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作用。[page]

  物证和书证作为实物证据,是以物为信息载体,在司法实践中,实物证据与以人为信息载体的言词证据相比,一、物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客观性较强。物证以自然人以外的物体为证据信息的载体,因此,往往不依赖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在证据信息储存和反映过程中,自然人对证据信息的影响较小。第二,用物证作为证明手段和证明方法,它不能直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它同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还要通过办案人员审查、判断加以确定和认证。因此,对物证的审查、判断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环节。二、书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书证都有明确的意思表示,而且大多在诉讼开始以前就以形成,所以,一经收集并查证属实,不需要与其它证据结合就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在许多案件中属于直接证据。

  书证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无论是涂改还是伪造,都可以很好地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狡辩,特别是在贪污案件中,书证是不可缺少的证据。

  在刑事证据的调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留下的犯罪工具、指纹、赃物等,初步判断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犯罪嫌疑人情况等;可以根据物证确定侦查方向,甚至可以直接查获犯罪嫌疑人;通过物证与其它证据的相互印证,可以鉴别证据的真伪;可以利用物证迫使犯罪嫌疑人低头认罪、坦白交代。尤其在当今社会中证人多变的情况下,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和书证,在司法实践中逐渐确立自己“证据之王”的地位。有了确实可靠的物证、书证不管证人如何见风使舵,更不管被告人如何巧夺善辩、真真假假,甚至翻供,都可以认定案件事实。因此,物证、书证是制服翻供、翻证的有利武器。

  但是,就具体案件而言,确并非任何具体的实在物都具有证明案件特征事实的作用。⑤一项具体实在物是否能够成为特定案件的物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 、于案件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

  2、该实在物是否以其内容、外部特征、存在方式或物质属性等物质特征证明待证事实的。

  其中,具体实在物于案件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是基础性前提。如果此一基础性前提不存在,该实在物不具有作为证据的资格,当然更谈不上成为该案的物证了。甚至,物证、书证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办案人员借助科学技术以及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的证明,往往有其客观性,也起不到其证明价值,因此,在对实物证据的运用中,就要着力揭示实物证据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并应把实物证据于言辞证据等其它证据结合起来,互为相联,以达到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观点笔者会在第三章加以论述。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侦查人员必须慎重对待物证的关联性问题。例如,指纹、血迹都是物证,但是,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指纹、血迹并非都于犯罪行为具有关联性。[page]

  三、物证、书证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物证、书证在刑事诉讼中,逐渐确立自己“证据之王”的地位,不仅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而且在当今社会中犯罪嫌疑人、证人多变的情况下,更是刑事诉讼中客观实际工作的需要。既然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书证有如此的稳定性和不易变性,那它在司法实践工作的运用中,是否就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呢?回答是肯定的,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书证不能确立与案件的关联性,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就无罪。

  一九九三年,我当时作为一个助理检察员于曾亲身经历一案,该案不仅仅成为我脑海中十多年挥不去的耻辱,但更是不断鞭策着我前进。一九九三年三月我进入检察机关工作,七月提前介入一起抢劫至人死亡案,犯罪嫌疑人宫X X 、隋X X供述了抢劫的动机、实施的行为手段(被害人左胸部贯穿伤、颈动脉和喉管贯穿伤)、所造成的后果(两处致命伤,致被害人王X X当场死亡)及作案的实物物证(单刃锐器刀具二把),二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均作有罪供述,但到一九九四年七月该案开庭时,庭审阶段二犯罪嫌疑人突然翻供,辩称公安机关刑讯逼供,二人没有杀人。该案从当时案件证据审查看,证据的审查不当之处有以下几点:(1)被害人当场死亡,不能指认;(2)没有任何证人证言、现场没有目击证人;(3)二犯罪嫌疑人均系在煤矿工作的流动人员,无固定住所,二人均互证案发时均在大道上溜达,从时间上看,没有作案的时间排除不了,有作案的时间又确定不了;(4)现场勘察只记录了发现尸体一具,也没有足迹等等的记录。所以,能确定二犯罪嫌疑人罪于非罪的只有案发现场提取的物证——单刃锐器刀具二把。但该刀在案发时既没有作指纹的同一鉴定,以确定该刀是否系二犯罪嫌疑人所曾持有;也没有作血迹的同一鉴定,如刀上沾有血迹,是否系被害人血迹;更没有追查刀的来源。最后的结果就是二犯罪嫌疑人被无罪释放。

  十多年来,该案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而该案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作案的物证——两把单刃匕首确实是客观存在,但被侵害对象的死亡是否于两把匕首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两把匕首于二犯罪嫌疑人是否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时侦查机关并没有查实,这也是导致该案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笔者认为,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待证物,正因为其客观性,所以它就离不开一定的客观外在世界。如果收集、保管不够妥善、及时,很有可能因为外在世界发生了变化而其客观性也发生了变化,或者因为一些其它人为原因,使其损毁,丧失了其应有的证明价值。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作为实物证据的物证较言辞证据,虽然有其稳定性,不易变性,但缺少了言辞证据的那种直观性,更重要的是,物证人称“哑巴证据”,虽然客观存在,但其关联性不明显,自己不能主动表达于案情事实情况的内在联系,并且只能从静止的状态上证明案件事实。在这里,笔者认为的关联性不明显,是指物证一般不能自己证明它于案件事实的联系,必须要借助人的特殊设备和专业知识来证明其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刑事证据调查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证据的客观性、法律性(合法性)、关联性、排他性(唯一性)。而物证、书证在刑事案件中的价值就在于其案件中的证明力,即于案件是否有关联性、是否具有排他性。[page]

  同样,作为实物证据的书证,在一些刑事案件中,例如贪污案件中的票据、传播淫秽物品案件中的淫秽书刊,在刑事诉讼中往往决定着案件的罪于非罪,但在侦查、公诉、审判阶段有些个别案件确因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较强或因为办案人员的疏忽和业务能力有限,收集、保管的书证不够妥善、及时,遭到了一些其它人为原因的损毁,丧失了其应有的证明价值。使本是通过合法程序取得的客观存在的物证、书证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却于案件失去了必然的联系和排他性,使犯罪嫌疑人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事隔十年之后,我辖区又发生了一起惊人相似的抢劫案件,最后该案在犯罪嫌疑人徐X X全部翻供的情况下,仍判处其死刑。确定其有罪的恰恰是几件物证:1、作案的双刃匕首;2、犯罪嫌疑人徐X X兰色衬衫左下角溅有一滴血迹,经法医鉴定系被害人刘X X血迹;3、作案时犯罪嫌疑人穿的胶鞋;4、胶鞋底沾的原煤沫。

  当时该案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已确定系徐X X,被害人刘X X当场死亡(双刃锐器刺中心脏死亡)。而作为主诉检察官的我,当时提前介入时的证据只有两个,一 是XX证人的间接证据(经过公安机关的辛苦工作,已确定在二00三年X月X天二十一许,犯罪嫌疑人在村道路上,不在家;而犯罪嫌疑人说自己在家睡觉,徐X X乃是自流人员、而且是“两劳”人员);二是在犯罪嫌疑人家搜查出血衣一件(在犯罪嫌疑人徐X X兰色衬衫左下角溅有一滴血迹,经法医鉴定,血迹系被害人刘X X血迹)。当时我作为主诉检察官提出一个主攻目标是让犯罪嫌疑人徐X X必须交代出其作案的凶器。因为从现有的证据分析:有现场勘察,确实存在尸体一具;而且犯罪嫌疑人徐X X后来又做了有罪供述;是乎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当时我作为提前介入的检察人员,我提出几点建议:(1)犯罪嫌疑人徐X X系“两劳”释放人员,受过刑事打击处罚,具有一定的反侦查经验;(2)既然犯罪嫌疑人徐X X做有罪供述,那为什么又回避凶器的问题呢?(3)从现有的证据分析,只有犯罪嫌疑人徐X X有罪供述;证人XX的证言只能证实犯罪嫌疑人徐X X不在家睡觉,说明犯罪嫌疑人徐X X在撒谎,但是证实不了徐X X就是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而犯罪嫌疑人徐X X兰色衬衫上的血迹,只能说明犯罪嫌疑人徐X X到过案发现场,仍证实不了徐X X就是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而且如果犯罪嫌疑人徐X X在庭审中当场翻供,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被害人刘X X的死亡与犯罪嫌疑人徐X X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结果可能又出现无罪释放的局面。所以,加大审讯力度,追查其作案的凶器,应是主攻方向,是定其有罪或无罪的关键。经过公安机关三十多小时的辛苦工作,犯罪嫌疑人徐X X终于交代出来凶器的藏匿地点,该村村长家围墙外的煤堆里。[page]

  在物证的审查方向上,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排查:1、在现场提取的双刃匕首做血迹及指纹的同一鉴定。在匕首的刀刃于刀柄交接处提取的血迹于被害人刘X X的血型吻合,证明被害人刘X X系被该刀刺伤致死。2、在刀柄上的指纹已无法提取的情况下,加大审讯力度,追查其凶器来源,以证明该凶器系被告人徐X X所持有。3、加大现场勘察难度。在被告人徐X X所穿的绿色胶鞋上沾有大量的原煤沫,而该村只有村长一家烧煤,而且在煤堆旁发现的鞋印中有部分于被告人徐X X绿色胶鞋相吻合,以证实被告人徐X X到过抛物现场。最后该案在诉至法院开庭阶段,被告人徐X X当庭翻供,辩称(1)凶器在案发前已经丢失。这时公诉人问道:“既然凶器已经丢失,你怎么知道藏在村长家的煤堆里呢?”作为被告人徐X X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正面回答公诉人这个问题。后来被告人徐X X又辩称(2)自己没有去过村长家的煤堆。公诉人在迂回问了几个问题之后,突然又问;“既然你没有去过村长家,那你鞋底下的原煤沫又怎么解释;而且现场提取的鞋印,与你的鞋印又相吻合,你又怎么解释?”在大量的物证面前,被告人徐X X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最后被告人徐X X被判处死刑。

  所以,在这里笔者以实物证据于言词证据做比较,实物证据较言词证据相比较,对言词证据的审查,应着重于审查其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准确。而对实物证据的审查,应查明的是否于案件具有关联性、是否具有排他性。如通过审查实物证据的来源,查明该物是否来源可靠、出处确切、确与本案有关;通过审查证据的保存情况,查明是否变形或被替换等;通过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查明实物证据与本案有何关联,能否证明案件事实,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什么情节等等。必须借助一定专业人士的专业行为,证实其于待证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够准确查清实物证据在案件中的实际意义和证明价值。

延伸阅读
  1. 未成年寻衅滋事罪的刑事判决标准
  2. 刑事证据种类
  3. 血迹是直接证据吗
  4. 什么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如何审查判断
  5. 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案件解析与论证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x光片属于什么证据种类
  2. 证人口供嫌疑人有权查看吗
  3. 财产保全紧急情况说明怎么写
  4. 法院诉前调解能延期吗
  5. 法院调解也叫开庭吗
  6. 被告律师可以拿走原告的录音证据吗
  7. 派出所向证人取证的流程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