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二次侦查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8
一、刑事案件二次侦查缺乏新证据的撤诉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情况,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完成补充侦查工作,且补充侦查次数不得超过二次。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果人民检察院在二次补充侦查后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二、补充侦查的期限
补充侦查是指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中的部分事实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和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8条、第140条和第165条的规定,补充侦查在程序上可分为审查批捕阶段的补充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和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对于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完成补充侦查工作,且补充侦查次数不得超过二次。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审查起诉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退回本院侦查部门补充侦查的期限和次数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刑事证据的分类
1.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即可直观地说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发生以及是否是正在被追诉的人实施的。例如,目击证人的证言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都属于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是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例如,被害人的尸体只能证明发生杀人或重伤致死的案件,但不能指明具体凶手,因此属于间接证据。2.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言词证据是通过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以及鉴定结论等。实物证据是以物品的性质、外部形态、存在状况以及其内容表现证据价值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以及勘验、检查笔录等。3.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来自案件事实的直接来源,即直接从案件发生地获得的证据材料,也称为第一手材料。传来证据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而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4.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有罪证据是可以肯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并能证明犯罪行为轻重情节的证据。无罪证据是可以证明犯罪事实不存在,或否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