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法律知识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4

 
397177
我们知道法律是严谨的,规范的,那么对于法律我们知道是讲求证据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法律上规定的证据有哪些,刑事证据的特点有哪些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那么我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有一定的了解。

刑事证据的特征

刑事证据主要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特征。

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在社会中实际发生或实际存在的事实。证据的客观性要求其来源合法,并经过查证属实。

证据的相关性

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与刑事案件必须具有客观的必然联系,是对查明案件有意义的事实。证据和证明对象之间的客观联系可以是因果联系、时间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等。只要与案件的某一方面或某种情节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并对查明案情有意义,就可以作为证据。

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只能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证据的合法性是证据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条件。

刑事证据的基本因素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由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基本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形式。刑事证据的内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审查、检验和鉴别。合法性是刑事证据客观性与相关性的法律保证。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正确说明了刑事证据的基本因素,表明了刑事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刑事证据的种类

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也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证据具有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保障,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工具。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证据制度,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证据法典。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证据包括以下七种:

1. 物证、书证

物证是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凶器、毒品等。书证是指书面文件、书籍、档案等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

2. 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对案件事实作出的口头陈述。

3. 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对犯罪事实作出的陈述。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作出的口头陈述。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自己的犯罪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

5. 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或人员对案件相关物品、痕迹等进行科学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6. 勘验、检查笔录

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对案发现场、涉案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后记录的笔录。

7.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是指通过摄像、录音等方式记录的与案件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资料。

延伸阅读
  1. 临时工工伤鉴定标准的法律解读
  2. 裁员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详解
  3. 被打后报警的处理流程
  4. 伤残等级不符要求重新鉴定应符合法律规定吗
  5.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受贿罪的证据要求及取证方法
  2. 技术成果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的问题
  3.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
  4. 被害人证据不足怎么办
  5.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6.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7. 刑事证据清单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