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4
刑事证据主要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特征。
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在社会中实际发生或实际存在的事实。证据的客观性要求其来源合法,并经过查证属实。
作为证据的事实必须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与刑事案件必须具有客观的必然联系,是对查明案件有意义的事实。证据和证明对象之间的客观联系可以是因果联系、时间上的联系、空间上的联系等。只要与案件的某一方面或某种情节具有必然的客观联系,并对查明案情有意义,就可以作为证据。
证据只能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证据的合法性是证据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条件。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由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三个基本因素构成。这三个因素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表明了刑事证据的形式。刑事证据的内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审查、检验和鉴别。合法性是刑事证据客观性与相关性的法律保证。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正确说明了刑事证据的基本因素,表明了刑事证据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证据是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依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也是证明犯罪事实的唯一手段。证据具有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保障,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工具。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规定了证据制度,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证据法典。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的规定,证据包括以下七种:
物证是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凶器、毒品等。书证是指书面文件、书籍、档案等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对案件事实作出的口头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被害人对犯罪事实作出的陈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作出的口头陈述。辩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自己的犯罪行为提出的辩解理由。
鉴定结论是指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或人员对案件相关物品、痕迹等进行科学鉴定后得出的结论。
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对案发现场、涉案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后记录的笔录。
视听资料是指通过摄像、录音等方式记录的与案件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