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文: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转移资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投资 > 国际投资方式法律知识

六部门发文: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转移资产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34992
随着我国对外开发程度的加大和我国民营企业的实力增强,很多民营企业都会参加海外的投资,但有些民营企业参考海外投资是假,真正的目的是转移财产,那么六部门发文: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转移资产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六部门发文规定: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转移资产

国家发改委网站今日发布通知,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为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制定《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规范》强调,营企业境外投资应按照相关规定,主动申请备案或核准。民企不得以虚假境外投资非法获取外汇、转移资产和进行洗钱等活动。

《规范》要求,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应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自主决策、自负盈亏,量力而行、审慎而为,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对于投资对象,规范要求,民营企业要加强对境外分支机构在资金调拨、融资、股权和其他权益转让、再投资及担保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审慎开展高杠杆投资,规范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活动。

《规范》还要求民营企业在收购境外企业前,要对目标企业开展环境尽职调查,重点评估其在历史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危险废物、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情况以及目标企业与此相关的环境债务。以及民营企业在境外跟踪拟使用中国金融机构信贷保险的项目,未取得有关金融机构出具的承贷、承保意向函前不得做出对外融资或保险承诺。

《规范》提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应坚持公平竞争,坚决抵制商业贿赂,不得向当地公职人员、国际组织官员和关联企业相关人员行贿。不得串通投标,不得诋毁竞争对手,不得虚假宣传业绩或采取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规范》指出,《行为规范》明确指出,国家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对民营企业“走出去”与国有企业“走出去”一视同仁。在此基础上,《行为规范》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引导和规范。一是完善经营管理体系。二是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三是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四是注重资源环境保护。五是加强境外风险防控。

该负责人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切实做好《行为规范》的宣传落实工作,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活动。国家将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将出现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不规范行为的境外投资经营活动主体和相关责任人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延伸阅读
  1. 民间融资有什么新特点
  2. 法律顾问如何进行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防控
  3. 民营企业投资需要注意什么,民营企业家必看
  4. 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要注意什么
  5. 注册离岸公司可以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哪些

国际投资热门知识

  1. 国际工程承包的定义和特点
  2. 战略、战术和目标的关系
  3. 关联企业的内部贸易结算所带来的转移定价风险
  4. 风险投资的特点
  5. 风险投资的定义及相关概述
  6. 独立保函规定还有效吗,保函手续的法律规定
  7. 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国际投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