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2-07
根据《报告》的分析,2004年民间融资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商业银行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推出以及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宏观调控,民间融资变得更加活跃。大额民间融资开始用于生产投资和商贸活动,并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因此,民间融资逐渐向半公开化或公开化的方向发展。
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融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拓宽了民间融资理性选择的范围。与此同时,民间融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对信誉要求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因此违约现象很少发生。此外,生产性融资的比重不断上升,利率水平也明显上升。
民间融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民间借贷是民间融资的传统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互助形式的民间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村,借贷规模较小但涉及面较广。借贷双方一般是亲朋好友之间,关系较为密切。这种借贷多用于应付短期生活急需,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利息低微甚至不计付利息。
二是“高利借贷”,主要用于个体、民营等企业的生产周转需要。借贷期限长短不一,利率一般参考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及地区、季节、资金供求状况而定。在煤、铁、焦生产集中和养殖业、种植业、商品集散较为发达的地区,这种借贷形式比较突出。利率一般在月息10‰到15‰之间。
近几年,民间融资除了民间借贷外,还增加了存单、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使用。这些有价证券主要用于抵押、质押贷款。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可能还会收取一定的差额利息或手续费。这种方式在当前的民间借贷中比较流行。
由于银行办理贴现手续繁琐,对小面额银行承兑汇票不予办理贴现,一些持票人会选择将未到期的可兑换票据进行贴现。贴现利率一般为面议,期限越长,利率越低。利率的高低受金融机构贴现利率的影响。持票人可以通过中间人的介绍和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书直接从借款人处拿到现金。
由于多种原因,企业难以从银行、信用社获得贷款支持,因此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会向职工集资。这种集资方式一般以“保证金”为名,利率一般与同期贷款利率相当或略高。这种方式在各县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民间借贷、有价证券融资、票据贴现融资和企业内部集资。以上方式为民间融资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不同需求的融资需求。
如果您对民间融资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