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探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私法 > 国际私法类别 > 民事关系法律知识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探讨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1-17

 
345841

定性问题的法学方法论视角

一、国际私法理论中的定性问题

定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私法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定性对象、定性范围、定性冲突和定性依据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然而,大多数学者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定性问题,很少有学者从司法裁判的视角来解读定性在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方法论意义。这种状况不仅加剧了各种理论之间的紧张关系,还阻碍了法官正确运用定性进行法律选择,作出合理和有说服力的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的规定,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应适用法院地法律。然而,这一规定容易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定性问题的不同理解。

因此,筆者主张从涉外民事裁判的角度来分析国际私法语境下定性的意义、功能和方法,以解决国际私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背离,并为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贯彻和实施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二、国际私法理论中的定性争议问题

定性在国际私法中通常被称为"识别"或"分类"。目前国内学者对定性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学者们对识别问题进行了分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关于国际私法语境下定性的性质,现有国际私法学者对定性的定义并没有反映出定性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特性。有的学者将定性界定为一种程序,一种用来排除外国法适用的制度。也有学者将定性视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还有学者将定性看作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问题。

其次,定性与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的关系也存在争议。定性冲突的本质是涉外民事裁判中对同一案件事实存在几种不同的定性依据,反映了不同国家对同一事实的价值判断。对冲突规范是否属于定性范围以及冲突规范中哪些内容属于定性范围存在不同观点。

再次,定性过程中定性依据的选择是涉外民事裁判中定性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定性依据的选择才是涉外民事裁判中定性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定性依据的选择会影响法官对于识别依据的选择。

因此,我们不能将国际私法中的定性与国内法中的定性混同起来,忽视了定性在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应有之义。

三、法学方法论视野下的涉外民事法律适用定性问题

法学方法论视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剖析国际私法语境下的定性问题。

首先,关于连结点是否为定性的范围问题。定性被认为是一种司法归类活动,也称为涵摄或归摄。法官将案件事实涵摄于特定法律概念的过程。定性将已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到某一特定的法律构成要件中去,以相关的法律概念的内涵为依据,使其归属于构成某个法律规范中心概念的适用范围。

其次,定性依据的选择是涉外民事裁判中定性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定性依据的选择会影响法官对于识别依据的选择。

最后,法官在定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定性过程中,法官必须积极参与事实和规则的互动。不同的定性者对事实和规则所释放出来的意义的把握也是不同的。定性者在对被定性的对象进行建构的同时,也在倾听事实和规则所释放出来的意义。

因此,从法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定性问题应该从涉外民事裁判的角度来考察。定性与法律适用是一个思维过程的不同环节,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定性的范围应包括法律概念和冲突规范。

从法学方法论角度看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

一、定性的两种认识

从法学方法论角度来看待连结点是否为定性的范围问题,国际私法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传统的"法院地法说",认为定性只是将案件事实归入冲突规范范围所指向的法律关系中。另一种是"新法院地法说"或"二级识别说",认为定性是将案件事实归入冲突规范所援引的准据法的事实构成要件中。

二、识别冲突产生的原因问题

定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针对同样的案件事实实质上面临着不同的实体规则进行涵摄,由此产生了一种作为定性依据的不同实体规则之间的紧张关系。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不仅仅是法官依据案件事实与冲突规范机械地进行逻辑演绎或归纳推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内涵着法律价值评判与目的追求。

三、不同法律适用观念下的定性问题

定性问题的理论分歧实际上是不同法律适用观念在定性问题上的客观反映。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不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它经常还与法律价值紧密相连。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通过归类与涵摄将"事实"归属于"规范"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事实与规范之间的互动以衡量归类或涵摄是否妥当的检验过程。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的学理分析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关于定性的规定存在模糊之处,容易导致实践中法官对于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难以把握。对于该法的规定,应作以下理解:首先,定性在国际私法理论中一般称之为识别,我国现行立法中采用定性的概念,但其涵义是否与国内法相同,以及是否可套用国内法关于定性问题的规定来解释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需要进一步明确。其次,该法规定定性应采取法院地法,但对于法院地法的具体涵义并不明确。在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中,对于定性的依据采取法院地法有两种不同的认识:狭义观点认为法院地法指的是法院地的实体法规则,广义观点认为法院地法还应包括法院地的冲突法规则。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理解该规定。最后,涉外民事裁判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当法院依据冲突规范的援引指向外国法时,外国法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则可寻,或得出的结果并不恰当。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进行适当处理。综上所述,对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的规定,应结合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明确定性的涵义和依据,并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和处理。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

引言

在我国的法律立法中,对于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并没有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导致法官在实践中容易混淆涉外民事裁判的定性与国内民事裁判的定性。然而,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问题具有自身的内涵,包括解决定性冲突和影响裁判结果是否得到其他国家承认与执行的因素。因此,对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问题进行准确的理解和适用是十分重要的。

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问题

涉外民事裁判中的定性是一个动态的法律诠释过程,涉及将案件事实与实体规则进行比对,并伴随着对同一事实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然而,我国现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定性问题的规定较为狭义,主要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种限制不符合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对法院地法的广义理解

一些学者提出对于法院地法应采取广义理解,即将其作为定性依据的扩张性解释。他们认为,法院地法作为定性依据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涉外民事关系的广泛性和特殊性进行扩展。这种观点得到了不少国家的立法和实践的支持。

定性依据的选择

将法院地法作为主要的定性依据,并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补充原则,可以缓和法院地说和准据法说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从法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逻辑过程,还是一个利益衡量过程。因此,在选择定性依据时应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并不断比对和衡量法院地法和准据法,以最终确定合适的定性依据。

对现行法律的建议

针对我国现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8条,建议在国际私法语境下理解"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并广义理解"法院地法",即不仅限于法院地的实体法,还包括国际私法。此外,可以考虑将最密切联系原则运用到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中,以保证定性结果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结论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需要以法院地法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进行补充。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考虑了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的特殊性,也得到了国际私法学界的支持。对于我国现行法律,应结合涉外民事法律适用的特点进行解释,并考虑将最密切联系原则应用于定性问题中。理论创新是国际私法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解决目前理论与实践脱节困境的必要手段。
延伸阅读
  1.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涉外婚姻的规定
  3. 涉外民事关系的定性适用法院地法律吗
  4.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关系辨析
  5. 涉外婚姻要注哪些意事项

国际私法类别热门知识

  1. 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的定性问题探讨
  2. 中国公民定居海外还适用我国法律吗
  3. 国际商法地位及国际商事关系的演变
  4. 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方法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
  6. 法国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公民赔偿途径解析
  7. 涉外法律有哪些
国际私法类别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