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专家指导如何正确支付加班工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劳动法律专家指导如何正确支付加班工资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8-31

 
342515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及计算方法

1. 加班工资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时,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加班工资:(1)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 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 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 加班工时的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为了计算加班工资,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时间的计算:(1)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 = 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 / 4季 = 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 / 12月 = 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2)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月计薪天数 = (365天 - 104天) * 12月 = 21.75天。

3.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下的加班工资支付

对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当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达到正常工作时间后,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标准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150%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对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如果工作日恰好是周休息日,则属于正常工作,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情况下,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标准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300%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4. 不定时工作制下的加班工资支付

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第41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情况下,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标准工资或者计件工资的300%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延伸阅读
  1. 每天工作超4时是否还算小时工
  2. 被公司辞退后是否有工资和补偿金
  3. 肇事伤人后不履行义务,车主与运输公司将被连带赔偿
  4.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5. 非全日制用工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加班追讨加班费的证据保存要点
  2. 公司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补偿方式
  3. 发经济补偿金后,能不能再次追偿加班费
  4. 广东省疫情期间工资支付规定
  5. 劳动法辞退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6. 休息日加班补休算加班工资吗
  7. 劳动法律专家解答: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应采取何种行动?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