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6-04
多式联运是指从装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包含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如海运、陆运、空运、内河运输等。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根据多式联运合同,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的交付货物的地点,至少使用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国际贸易中的多式联运不仅需要满足多种运输方式的要求,还需要有相应的多式联运合同和多式联运提单。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获得海运提单而非多式联运提单,尽管我们实际上进行了多式联运。因此,尽管存在多式联运的实际情况,但并不符合多式联运的定义。
多式联运经营人是指与发货人签订多式联运合同的人,他是事主,而不是发货人的代理人、代表或参与多式联运的承运人的代理人或代表。多式联运经营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船承运人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另一种是无船承运人作为多式联运经营人。有船承运人在接收货物后,不仅负责海上运输,还要安排汽车、火车和飞机的运输,并委托其他相应的承运人进行运输。装卸和包装储藏业务通常由相关行业负责。然而,这个经营人必须对整个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责任负责。无船承运人通常是内陆运输承运人、仓储业者或从事陆上货物运输中某一环节的人,他们不拥有船舶,但通常拥有除船舶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
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可以采用统一责任制或网状责任制。统一责任制是最符合多式联运特点的责任制度,经营人对整个多式联运过程按照单一规范负统一的责任。这种责任制通过采用法律规范明确经营人和货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消除了区段承运人相互推卸责任所带来的风险。网状责任制指经营人对整个运输过程负责,但对不同区段发生的损失适用不同区段的法律。当确定造成货物灭失或损害的区段时,按照该区段适用的法律规定处理。如果无法确定,采用"隐蔽损害一般原则",即假定货损发生在海上,经营人按照海上运输法律承担责任。
大陆桥运输是指利用集装箱专用列车将大陆作为连接两端海运的桥梁,通过结合集装箱船和专用列车,实现快速运输和降低成本的目标。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北美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陇海兰新欧亚大陆桥和玻利维亚大陆桥。
小陆桥运输是指使用国际标准规格的集装箱作为容器,从日本港口海运至美国和加拿大西部港口,然后通过铁路集装箱专列或汽车运输至北美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区域,以及相反方向的运输。
微型陆桥运输是指将日本到美国内陆地区的货物,在西海岸港口卸货后,直接通过陆上运输运送到美国内陆地区的城市。这样可以避免收货人前往港口办理报关、提货等进口手续,方便货主。
半陆桥是指从东南亚各国(包括孟加拉、缅甸、泰国)到西亚(包括巴基斯坦、伊朗)的货物,利用东印度的加尔各答到西印度孟买的铁路作为陆桥运输。这条集装箱海陆联线可以节约绕道印度半岛的航程,因此被称为"半陆桥"。
内陆公共点运输是指通过陆上运输可以抵达的区域,享有优惠费率。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以东的地区属于OCP地区。所有经美国西海岸运往这些地区(或反向)的货物被称为OCP地区货物,并享有OCP运输的优惠费率。
内陆公共点多式联运是一种完整的多式联运方式,运输途径与小陆桥运输完全相同,运输经营人对内陆主要城市的集装箱货物负责。与OCP和MLB相比,IPI的运输方式、运输途径、运输经营人的责任和风险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