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05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些法律规定为女职工提供了特殊的劳动保护权益。
然而,对于法律法规关于女工权益保护的规定,需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然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女职工,用人单位有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此外,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在《对关于外商独资企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的明确规定,企业不得以女职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女职工在这三个时期内违纪,按照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应予辞退。
隐孕员工是否构成欺诈,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如果员工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可以视为员工入职时存在欺诈行为。
即使员工入职时有隐孕行为,并符合上述欺诈条件,用人单位也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主张劳动合同无效或解除劳动合同。原因是,劳动者入职时隐瞒婚姻或怀孕的事实不应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劳动者时必须排除的条件。用人单位不能以女性已婚或已孕作为招聘入职的条件,因为这是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的就业歧视行为,不受到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如怀孕女职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其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了解法律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
引用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