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3
所谓召回制度,是指在产品存在缺陷有危害消费者安全与健康的危险场合,经营者应主动将具有危险的商品回收,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安全。如果经营者不主动回收,相关主管机关可强制经营者回收商品。召回制度的优势在于预防损害发生,但不能解决消费者的赔偿问题。
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有关于召回制度的规定,但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却未涉及该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只限于给消费者财产造成损失的场合,未造成损失的消费者无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对召回制度有规定,但适用范围有限,未包括外国厂商与消费者直接订立买卖合同的情况。
由于现行法律对召回制度的规定不完善,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保护消费者权益。例如,在三菱案件中,如果三菱公司未与中国消费者直接订立买卖合同,消费者无法要求其召回产品。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应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正。
修正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中增加规定,要求经营者在发现危险时主动回收商品,否则相关主管机关可强制回收。二是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将经营者承担责任的范围扩大到产品有危险的情况,不仅限于给消费者财产造成损失的场合。
在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中,中国消费者可以要求外国厂商承担产品侵权责任,以补偿其遭受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要求外国厂商承担责任需要考虑两个问题: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依据和产品本身的损害。
在涉外产品责任案件中,当事人通常有外国厂商、产品经销商和消费者。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代理关系。如果存在代理关系,消费者可以依据合同法规定要求外国厂商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不存在代理关系,消费者只能向经销商追究违约责任。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撤销买卖合同来寻求救济。如果外国厂商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撤销买卖合同,并要求外国厂商承担合同无效的后果,并适用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