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4
二手房与新房相比具有价格上的天然优势,然而,如果市民在交易过程中不慎,也可能遭遇法律陷阱。长沙市司法局12348法律维权专线在最近发布的法律警示中提醒市民,购买无证二手房时需谨慎。
长沙市民张先生在前年年底看中了一套价格非常实惠的二手房。尽管明知该房房主当时未取得产权证,双方还是签订了购房协议。协议约定,房屋过户时,张先生需一次性支付房款;如一方违约,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3万元。然而,去年10月,房主取得了房屋产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由于当时房地产市场回暖,房屋价格上涨,房主要求张先生加价,否则将不卖。
面对房主的要求,张先生并不着急答应。然而,房主告诉张先生,由于他们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时该房屋尚未取得产权证,根据法律规定,该房屋是不能转让的。因此,他们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即使房主不履行合同,张先生也无权要求支付违约金。
对此,张先生决定向12348法律维权专线咨询,以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并判断他们的纠纷是否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在咨询中,12348律师告诉张先生,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产不得转让。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是无效的。然而,根据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判例,法院更倾向于尊重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来认定民事合同的效力。换句话说,张先生可以向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但存在诉讼风险。
12348法律维权专线律师在昨日发布的法律警示中提醒广大购房者,在购买无产权证的二手房时务必谨慎。可以先签订二手房预买合同,在取得产权证后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或者在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合同自卖房人取得房屋权属证书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