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的补偿问题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政府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的补偿问题解析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17

 
329031

针对交易中各种严重的欺诈行为,特别是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欺诈行为的严重存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第2款规定了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准用。

  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应符合以下条件: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存在。交易中常见的欺诈行为有:直接出售假冒商品的行为;故意短斤少两的行为;消费加工承揽中偷工减料、偷换原材料的行为;在修理服务中偷换零件、虚列修理项目、增报修理费的行为等等。

  (2) 消费者受到损害。首先,要有消费者受到损害的事实发生,即对经营者提供的虚假消息,消费者信以为真并因此而蒙受财产损失。其次,受损害者只能是消费者,即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

  (3) 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在以上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经营者应增加赔偿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数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确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其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可以督促经营者诚实经营。二是,可以鼓励消费者积极同不诚实的经营行为作斗争,检举揭发经营者的不法行为。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可以更充分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评估方法
  2. 河南省农村老旧房产可以强制征用吗
  3. 土地证到期房屋该如何征收
  4. 土地流转和土地转让的区别
  5. 拆迁房屋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2. 法律对消费者安全保障权的规定
  3.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第9号
  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