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排派遣工人超时加班的处罚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关于安排派遣工人超时加班的处罚措施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20

 
328850

安排派遣工超时加班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一、不同观点的存在

在一次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执法检查中,发现某企业存在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每月36小时加班上限的情况。该企业的职工分为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类。然而,在对该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的问题上,监察支队内部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二、观点一:不同行为适用不同法规

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企业安排正式工超时加班的行为,应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进行处罚。根据该条例,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将受到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的处罚,并可根据受侵害的劳动者人数计算罚款金额。然而,对于企业安排派遣工超时加班的行为,由于派遣工并非该企业的用人单位,只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5条进行处罚。根据该条例,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将受到责令改正的处罚,并可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罚款,同时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三、观点二:统一适用一条法规进行处罚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同一种违法行为,应适用同样的法规进行处罚,即都应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只不过对于劳务派遣工的违法行为,罚劳务派遣工的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公司。

四、笔者观点:统一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进行处罚

笔者认为,无论是正式工还是派遣工,都应统一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进行处罚。理由如下:1.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的定义是广泛的,包括企业、个体商户、职业介绍机构等,甚至可以包括非法用工主体。劳务派遣中的用工单位符合这一定义标准。2. 正式工和派遣工只是用工方式的不同,但他们都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所称的劳动者。他们都受到同样的违法行为侵害,应受到平等的执法保护。通过统一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5条进行处罚,可以确保对企业安排派遣工超时加班行为的处罚一致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2. 非全日制用工法定节假日的权益保障
  3. 劳动合同中工资待遇的约定及降低
  4. 劳动法律专家解答: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应采取何种行动?
  5. 拖欠工资起诉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吗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农民工工资担保保证金缴纳比例的相关规定
  2.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3. 在我国国家18岁童工算合法的吗
  4. 生育险一般报销多少钱
  5.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6.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