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拖欠的相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劳动法:工资拖欠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06-07

 
326850

拖欠工资的违法性及其法律后果

劳动报酬权的法律保护

根据中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所长黎建飞博士的解释,任何拖欠工资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资的情节更为恶劣。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起草者之一,黎建飞指出,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而拖欠工资使劳动者无法维持生计,因此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工资拖欠。

工资发放的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月发放工资,即一个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并且当月工资当月发放,不得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如果用人单位超过规定的时间未支付工资,将被要求支付25%的滞纳金,并可能面临1至5倍的罚款。法律对工资按时足月发放的原则和处罚方式都有明确规定。

拖欠工资的现实问题

然而,在现实中,尽管劳动监察部门每年追缴大量拖欠工资,但仍有大量的拖欠现象存在。尤其是对进城的农民工来说,拖欠工资问题更为突出。

“按项目结算”行为的违法性

针对建筑业中存在的“民工工资不按月度结算,而是根据工程项目的长短来结算”的行规,黎建飞指出,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他解释道,工程发包商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是按项目结算,而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关系,民工的工资发放是基于其劳动过程已经完成的前提。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按月发放工资。

拖欠工资与用人单位利润无关

黎建飞指出,一种错误的说法是认为拖欠民工工资是因为用人单位未收到工程项目发包方给予的款项。他强调,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在完成劳动过程后应得的报酬,与用人单位是否获得利润无关。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与其劳动时间成正比,而用人单位获得的款项已经包含了利润。即使用人单位没有盈利或亏损,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加强劳动监察和法律制裁

黎建飞认为,为了应对当前严重的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应加强政府劳动监察队伍的建设。同时,可以借鉴国外严格执法的经验,在今后的立法过程中更多地使用刑法手段来调整和制裁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工资拖欠行为。
延伸阅读
  1. 劳动者赔偿责任及扣除工资处理的区别
  2.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3.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4.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5. 被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
  2. 加班未支付加班工资的处理方法
  3.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4. 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仲裁申请及赔偿要求
  5. 旷工处罚是否包括当天的工资
  6.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餐饮业劳动合同范本
  2. 制造业设计岗劳动合同范本
  3. 模具设计劳动合同范本
  4. 盐城市新版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