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与应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法律知识

探讨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与应用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21

 
326283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重要性和特点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种民事赔偿制度,与补偿性赔偿制度相对应。它是在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由法院判处的一种损害赔偿,赔偿金额超过实际损失。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特点包括:(1)具有惩罚性,旨在惩罚严重过错行为;(2)是一种附加的民事责任形式,只有在补偿性赔偿不足以惩罚侵权行为时才适用;(3)必须有立法的规定和判例性质的裁决。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概述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民事赔偿制度,其概念和法律特征需要认真研究。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和主观故意。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包括侵权领域和合同领域,但在合同领域应有一定限制。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时需考虑被告的财产状况和实际损失等因素。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在于维持社会实质正义,包括自由、平等、效率和秩序等价值。其功能主要有惩罚和制裁加害人、预防侵权行为和鼓励交易等方面。

中外惩罚性赔偿制度比较

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近年来英国和美国对其适用范围提出了更积极的态度。在大陆法系国家,虽未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但对外国法院的惩罚性赔偿判决采取了有条件的承认和执行。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要求经营者在欺诈行为中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包括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在确定惩罚性赔偿金额时,需考虑被告的财产状况和实际损失等因素。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欺诈行为的认定

关于欺诈行为的认定,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此外,根据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2条规定,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二、惩罚性赔偿的要件

惩罚性赔偿以消费者有实际损失为要件。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支付一定价金所得到的商品或者服务是不真实的或者质量有瑕疵,消费者本身就受到了损害,包括物质损失、精神损害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损害。因此,消费者可以要求获得惩罚性赔偿金。

三、双倍赔偿的要求

必须由受欺诈的消费者提出双倍赔偿的要求。根据民事责任的承担原则,如果消费者没有提出该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职权主动追究经营者双倍赔偿的责任。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有效制裁违法行为,减少恶性侵权行为的发生

目前我国由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还不完善,很多侵权事件最终虽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但赔偿数额明显低于原告诉求,对被告来说,制裁力度不足,难以阻止侵权行为的再次发生。加害人的行为又未达到犯罪的程度,不能通过其它方式对加害人给予严厉的惩罚以示预防,即使用一些行政手段如罚款等,也并未使侵权行为人受到应有的处罚。因此,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必要的。

二、惩罚性赔偿对加害人和受害人的作用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主观上采取轻率、漠视态度侵害他人者给予惩罚性赔偿,有利于对加害人的惩罚,对受害人给予抚慰,从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产品质量领域,产品责任是严格责任,过错虽然不是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但却可以在决定责任人的处罚时发挥作用。机械地照价赔偿既不足以惩戒责任人,也不足以抚慰受害人。对财力雄厚的生产者、销售者而言,根本起不到威慑与预防作用。因此,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那些无视消费者安全、无视社会利益的厂家判处惩罚性赔偿金有利于惩恶扬善,恢复社会公正。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行损害赔偿以补偿损失为原则,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外,其它法律尚未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的赔偿制度已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因此,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法制与外国有关法制接轨的需要

我国法属于大陆法系,传统赔偿制度采用同质补偿方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交往不断密切,大量外国商品进入我国,相关的产品质量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纠纷不断发生。特别是国际消费者行为的剧增,如果不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的消费者、受害人常常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综上所述,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制裁违法行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以及与国际法制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卖高仿不满5万的处罚标准
  2. 商家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吗
  3. 消费者发现是假货怎么赔偿
  4. 超市顾客摔伤赔偿责任谁来负
  5. 消费者公益诉讼胜诉,赔偿金如何处理

保险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保险赔完肇事者还赔吗
  2. 服兵役还有失业保险金吗
  3. 未避让斑马线保险公司赔偿吗
  4. 应怎样证明保险经纪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问题
  5. 对方酒后驾驶保险公司会不会赔付
  6. 车辆被扣贷款保险赔偿吗
  7. 婚内买的保险离婚时能分吗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