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损害赔偿纠纷争议的解决途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法律知识

票据损害赔偿纠纷争议的解决途径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1-06

 
324420

票据损害纠纷的法律法规适用

一、适用的法律法规

1. 《民事诉讼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因票据权利纠纷提起的诉讼,依法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还明确了票据支付地的定义,包括票据上载明的付款地、汇票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营业场所、支票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营业场所所在地。

二、不同票据损害赔偿的处理方式

1.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行为

根据《票据法》第10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贴现或保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该金融机构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2. 付款人故意压票、拖延支付

根据《票据法》第106条的规定,票据的付款人对于见票即付或到期的票据故意压票、拖延支付,给持票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伪造票据造成他人损失

根据《票据法》第14条的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伪造票据的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4. 变造票据造成他人损失

根据《票据法》第14条的规定,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变造。变造票据的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5.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未审查汇票背书连续和身份证明

根据《票据法》第57条的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在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有效证件。如果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恶意或有重大过失而付款,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6. 承兑人或付款人未出具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

根据《票据法》第62条和《支付结算办法》第217条的规定,承兑人或付款人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时,应当出具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未出具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1. 男方离婚答辩状
  2. 案件概述
  3. 房地产租赁纠纷的主要类型
  4.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是否触犯刑法?
  5.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的区别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单位或个体工商户投资行为的规定
  3. 不合规发票的内涵及危害
  4.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5. 票据立法体例的基本问题
  6.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7. 有效措施之一:开户银行挂失止付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