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1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是一种保险合同,其主要目的是为被保险人在意外事故中发生身故、残疾、烧伤等情况时提供保险赔付。与普通人寿保险合同相比,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更加关注由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或残疾。与健康保险合同相比,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更加注重外部原因导致的身体伤害,而健康保险合同主要关注由被保险人内在原因导致的疾病。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
1. 非本意的:意外事故应是被保险人无法预料且非故意造成的,例如飞机坠毁、行道树倒下等情况。虽然有些意外事故是可以预见的,但由于疏忽而发生,例如在停电时未切断电源修理线路,因不久恢复供电而触电身亡。还有一些事故虽然可以预见,但在客观上无法抗拒或者在技术上无法采取措施避免,例如楼房失火,火封住门口和走道,迫不得已从窗口跳下,导致重伤。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但由于法律和职责上的规定,或履行应尽义务,不去躲避,例如银行职工为保护国家财产在与抢劫银行的歹徒搏斗中受伤。以上这些情况都属于意外事故。然而,故意行为导致的自我伤害,例如自杀、自伤,不属于意外事故。
2. 外来原因造成的:意外事故应由身体外部原因造成,例如食物中毒、失足落水。需要注意的是,疾病所致的伤害不属于意外事故,因为它是人体内部生理故障或新陈代谢的结果。
3. 突然发生的:意外伤害应在极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来不及预防,例如行人被汽车突然撞倒。虽然铅中毒、矽肺等职业病是由外来致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但由于伤害是逐步造成的,并且可以预见和预防,因此不属于意外事故。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个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范围和标准应根据有关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的规定确定。
在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时,如果认为学校有责任,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提出相应的调解方案。对于受伤害学生的伤残程度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委托具有相应鉴定资格的医院或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的人体伤残标准进行鉴定。
对于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情况,根据责任大小,应适当进行经济赔偿。然而,学校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如果学校无责任,但有条件的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自愿和可能的原则下,对受伤害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对于因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在赔偿后可以向相关责任人员追偿。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应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学生的行为侵害了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成年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进行赔偿。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经调解形成的协议或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学校应当负责筹措应由学校负担的赔偿金。如果学校无力完全筹措,学校的主管部门或举办者应协助筹措。
对于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举办者,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等多种形式,依法筹措伤害赔偿金。
学校有条件的话,应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生参加学校责任保险。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并尊重学生的意愿。
相关阅读: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与其他损害赔偿分析、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