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法律援助:司法救济的途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10
我国工伤争议解决机制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一、对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认定责任缺乏明确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在工伤发生后的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行为,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其责任,导致一些用人单位滥用权力,拖延工伤认定申请,侵害劳动者的权益。尽管条例规定了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但对于劳动者的维权仍存在不利因素。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期限过短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的1年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然而,考虑到劳动者治疗时间可能超过1年,且缺乏法律知识的情况下,1年的时限过于短暂,剥夺了劳动者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
三、工伤认定前置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目前,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对认定结果不满意的还需要提起行政复议,最后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过程繁琐且时间较长,增加了劳动者维权的成本,不利于保护他们的权益。
四、工伤争议解决时间过长
目前,一些企业在发生工伤后采取逃避责任的方式,导致工伤争议解决时间过长,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仲裁前置违反法律原则和立法本意
仲裁前置制度剥夺了劳动者的司法救济权利,违反了自愿原则和基本法律的规定和精神。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当将因工伤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纠纷直接纳入诉讼程序,为劳动者提供司法救济。具体而言,可以实行“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处理机制。即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后不得再行起诉。劳动仲裁两裁终局,对一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请复议,向人民法院起诉则按民事诉讼程序两审终审。这种机制相较于现行的“先裁后审”更有优势。首先,可以缩短工伤争议处理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其次,可以分流工伤争议案件,减轻劳动仲裁部门的压力,强化仲裁监督机制,提高处理效果和质量。再次,符合当事人自愿原则,拓宽解决工伤争议的途径。最后,能够解决仲裁与诉讼衔接难的问题,避免重复劳动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对现行的工伤争议解决机制进行改进,将工伤争议纳入诉讼程序,实行“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处理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