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的分类与评价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刑事证据的分类与评价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3

 
320009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或转述的证据。传来证据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或转述的证据。

一般来说,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更可靠。对于来自同一来源的证据,距离原始证据越近,通常越可靠。转手和复制的次数越多,离证明对象越远,其所含信息发生减损或扭曲的可能性越大。

在运用传来证据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1. 没有正确来源或来源不明的传说和文字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2. 只有在无法获取原始证据或确有困难时,才能使用传来证据代替。

3. 应收集和运用距离原始证据最近的传来证据。

4. 如果案件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可以将证据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有罪证据用于肯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而无罪证据用于否定其实施了犯罪行为。

在分类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有时一个证据材料或一个证据事实难以确定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只有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确定其证明作用。

2. 由于案件情况的复杂性,有时一个证据材料中既有说明有罪倾向的内容,又有说明无罪倾向的内容,此时需要进一步收集其他证据材料来确定其属于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言词证据是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以及鉴定结论等。实物证据是以物品、痕迹或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包括物证和书证。

在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中,勘验、检查笔录和视听资料也属于实物证据。但是,讯问录音资料近似于笔录,不属于视听资料,而是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或者证人、被害人的陈述。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可以将证据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够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间接证据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

直接证据具备以下条件:

1. 单独一个证据。

2. 能够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3. 证明方式是直接的,无需经过推理过程,可以直观地说明犯罪行为是不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实施。

间接证据是不能单独地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 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且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的证据才能采用。

2. 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包括犯罪时间、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

3.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

4. 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确凿无疑的。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二次侦查缺乏新证据的处理方式
  2. 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基本条件
  3. 刑事证据的分类与审查
  4.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意义
  5. 刑事证据清单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
  3.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4.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5.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6.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7.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