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3-15
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辩护权的重要制度。新刑事诉讼法重点完善了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法律地位和作用的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同时,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并提出意见。
新刑事诉讼法修充分吸收了《律师法》的相关规定,完善了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加强了对律师依法履行职责的保障。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同时,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为进一步发挥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职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了对侦查措施的监督。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变更强制措施,应当向该机关申诉或控告。受理申诉或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级或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对申诉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制度,对于保证案件质量,正确定罪量刑具有关键作用。新刑事诉讼法补充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并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违反法律规定收集物证、书证,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核实证据、查明案情、正确判决具有重要意义。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并规定强制出庭制度。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公诉人、当事人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公诉人、当事人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同时,对于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
为进一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除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聋、哑、盲人的,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新修订的法律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
为更好地配置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新刑事诉讼法适当调整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同时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范围,并对发回重审作出限制性规定。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同时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于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刑罚执行程序是惩罚和改造罪犯的重要规范。新刑事诉讼法重点完善了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强化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得到严格规范,以防止罪犯利用这一制度逃避刑罚。同时,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职责,以确保刑罚执行的公正和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