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0
1、合同文本的使用
在合同签订阶段,由于合同文本不统一,各项目部往往使用对方提供的合同文本。然而,这些合同文本往往对提供一方有利,或者存在法律风险或经营风险的隐含条款。例如,在郑东混凝土案中,对方提供的格式文本在合同第九条约定了违约条款的情况下,在第十条又约定单方解除合同的,违约方需支付对方违约金二十万元。显然,这条款是对方针对我方可能违约而设计的。因此,为了防范风险,公司有必要统一合同文本,以堵塞漏洞。
2、合同主体的选择
合同当事人主体的合格是合同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合格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实践中,个人挂靠单位与我方签订的合同对个人实力与单位资质的调查是造成经营风险与法律风险的重灾区。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调查。
3、合同文字的准确性
合同文字的准确性是合同订立的关键。不准确的合同文字容易产生岐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有效的合同应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能通过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实现。例如,在付款条件的约定上,一般表述为“质保金5%,待质保期满后一次性支付”。然而,这种表述给对方拖延付款留下了借口,且对我方主张逾期支付违约金与利息的时间起算点不利。正确的表述应为:“质保金5%,待质保期满几日内一次性支付”。
4、合同条款的完整性
合同条款的完整性是指合同条款的全面、完整,没有缺陷和漏洞。常见的漏掉的条款往往是违约责任的处理。有些合同只讲好话,不讲丑话;只讲正面的,不讲反面的。然而,在合同中应当“先小人后君子”,即应当明确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例如,在聚力钢筋案中,合同文本中规定了甲方有权终止合同的情况,但没有明确约定违约的后果。这样的约定极不公平合理。
1、未及时变更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变更是正常的。然而,许多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导致损失的发生。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地履行和实现一定目的。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更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例如,在郑东混凝土案中,双方已经就合同终止达成口头协议,但由于没有以书面形式固定,带来了风险。
2、未发出必要的书函(会议纪要)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也是建筑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然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大多通过口头沟通来解决问题,结果受到惩罚。当发生纠纷时,由于无法举证,往往会败诉。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未办理签证确认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然而,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当发生纠纷时,由于无法举证,往往会败诉。或者在提起反诉时,无相关证据材料佐以证明。
4、未行使抗辩权
《合同法》赋予合同当事人抗辩权,然而大多数项目经理不会行使。例如,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我们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但却没有行使,担心与甲方关系恶化或单方面停工要承担违约责任,结果造成了垫资施工,发包方的欠款不断增加,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5、未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
并非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或)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没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是废纸一张。因此,在经济交往的相关文书上,一定要注意完善相对方合格主体的签名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