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法律基础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法律知识

公益诉讼的法律基础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02

 
315098

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依据

1. 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日趋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主体的逐利方式与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国家对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没有得到很好到位,一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的违法行为便大量滋生。

这些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长期实行的国家市场管理的机制,忽视了其它社会力量如公共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作用。

因此,在我国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全国45个省市消费者协会于2007年初开展的“全国城镇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表明,不少消费者认为消费者组织代表消费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不特定消费群体进行公益诉讼是非常必要的。

2. 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首先,构建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部门法依据正在完善,现行制度的缺陷有望被克服。尽管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尚不成熟,但现行法律已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实体法和诉讼程序环境。只要对传统诉讼进行必要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其次,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加为我们推行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强大动力。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尽管通过个体诉讼难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普及将是我们推行公益诉讼的强大动力。

第三,消费者团体的增长奠定了消费者公益诉讼的基础。消费者团体特别是消费者协会已经拥有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为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实行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障碍

虽然我国在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但现实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纠纷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而受害的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究其原因是在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消费争议解决途径中,理论上只有诉讼是最权威、最终、最有力度的方式。然而,我国消费者诉讼制度存在不少缺陷,包括原告起诉资格障碍、判例的效力障碍、法律责任制度缺陷、诉讼费用承担等等。

因此,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前提。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 消费者维权的困难

- 消费者公益诉讼分析

延伸阅读
  1. 公益诉讼的分类
  2. 各级政府应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
  3. 法院是否需要公告受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4.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费用由谁承担
  5. 上海消保委起诉三星OPPO 大量预装软件且不可卸载

一般侵权热门知识

  1.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2. 电力设备的破坏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3. 狗被偷了报警应如何处理
  4. 学生破坏公物的法律判罚
  5. 财产损害的赔偿范围及标准
  6. 偷狗报警:警察会采取行动吗?
  7. 产品质量损害的赔偿方式
一般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