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0-3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已经生效裁判认定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事实,原告和被告无需举证证明,除非当事人对该事实有异议并能提供相反证据足以推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对于已经生效裁判认定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事实,如果因同一侵权行为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提起诉讼,原告和被告无需举证证明,除非当事人对该事实有异议并能提供相反证据足以推翻。
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中,如果经过生效裁判认定经营者存在不法行为,并且因同一侵权行为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提起诉讼,原告可以主张适用该认定。法院可以支持原告的主张,除非被告能够提供相反证据足以推翻。
然而,如果被告主张直接适用对其有利的认定,法院将不予支持,被告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同一个侵权行为既侵害了公共利益,又侵害了私人利益的情况,这就引发了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之间的协调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和第十条,通过不同的救济途径来分别解决这两种诉讼。由于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在主体和客体方面存在差异,《解释》既不要求优先处理公益诉讼,也不确定私益诉讼优先的原则,而是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处分权的角度出发,分别立案、审理和判决这两种诉讼。在侵权行为无法确定的情况下,私益诉讼可以中止审理,待公益诉讼对经营者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作出判决后再恢复审理。
针对消费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可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在确定了两种诉讼处理原则的前提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了私益诉讼可以借用公益诉讼的判决结果。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生效公益诉讼裁判认定的事实,相关私益诉讼的原告和被告都可以援引并且无需再次举证;其次,对于生效公益诉讼裁判中关于经营者是否存在不法行为的认定,只有消费者可以援引并且无需再次举证,但经营者不能直接适用,仍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