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3-09-03
根据劳动法规定,"五一"长假是从5月1日至7日,共计7天。其中,1日、2日、3日为法定假日。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按照不低于日或小时基数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4日、5日、6日、7日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同等时间补休,如果不能安排补休,则应按照不低于日或小时基数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使用弹性工作制或不定时工时制的职工,如果单位在"五一"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也应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国庆长假为期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4日、5日、6日、7日为休息日。根据规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在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而在休息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过节费和加班工资是不同的,不能互相代替。加班工资是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经济补偿,而过节费是一种福利性质的报酬,无需劳动者提供额外工作。此外,在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劳动者值班,不能视为加班。
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如果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可以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上述约定,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上述办法计算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应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目前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840元。
对于小时工,如果在10月1日至3日工作,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而在10月4日至7日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对于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也应按照不低于本人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