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9 更新时间:2023-09-07
就业歧视是指没有法律上的合法目的和原因而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民族、性别、户籍、残障或身体健康状况、年龄、身高、语言等原因,采取区别对待、排斥或者给予优惠等任何违反平等权的措施侵害劳动者劳动权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就业歧视,其中并未提到学历,因此用人单位限定应聘者学历的行为不属于就业歧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进行了限定:
1) 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矿山井下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每小时负重6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20公斤的作业或者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25公斤的作业。
2) 经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低温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高处作业。
3) 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4) 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第一项、第三项、第九项,以及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人有特殊保护:
1)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5)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