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就业歧视怎么办?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法律条文法律知识

遇到就业歧视怎么办?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8-25

 
293428

  常见的就业歧视类型:

  1、性别歧视

  近年来我国对于消除性别歧视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在职场上性别歧视依旧存在,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回避劳动法所规定的不得解雇怀孕以及哺乳期妇女的规定,不愿意雇佣女性,或者在雇佣时对男女求职者采取不平等的标准。在就业市场上,明确限制性别的招聘广告比比皆是。秘书工作“女士优先”,其他工作“男士优先”的招聘广告随处可见。

  2、对“乙肝病者携带者”的歧视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权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权威的医学专家已经明确认为:除了少数特殊行业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照常参加工作,但是许多单位在录用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体检标准来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录用。

  3、学历歧视

  大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值钱”,明显的可以看到“211”工程这一类的学校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硕士、博士就更不必说了。至于高职、大专这一类实用性较强的学校出来的学生,工资普遍较低。

  4、年龄歧视

  在一些招聘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年龄的限制性条件,比如招收文秘人员,一般要求女性,年龄在22岁~28岁。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这是入职前的歧视。

  而入职后的歧视通常表现为不满多少周岁不能升职,或者是年满多少周岁找各种理由辞退该员工。

  5、户口歧视

  户口歧视只要表现为歧视农村户口和歧视外来人口。招聘广告中出现的“本市户口优先录用”等语句都涉及到就业歧视。

  6、身高歧视

  除了特殊的行业,不得要求男性和女性的身高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招行政人员要求女性身高158cm以上,男性175cm以上,这种照片已经构成就业歧视,同理对长相有要求也是一样的。

  7、婚姻情况歧视

  女性未婚还是已婚在某些单位也会成为是否应聘的条件,已婚妇女普遍较未婚妇女难以入职。

  8、经验歧视

  并非所有的工作都必须有经验才能胜任,大部分工作来说,入职后再进行短时间的培训便能很快熟悉工作岗位,也能很快胜任工作。因此招聘上要求3年、5年的经验大部分都构成了就业歧视。

  什么情况下不算就业歧视?

  为保护妇女的权益,法律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下列行为,这些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只招男性不构成就业歧视:

  1、矿山井下、人工锻打、人工装卸、冷藏、强烈震动的工作;

  2、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

  4、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工作。

  5、国家规定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时还不得安排女性从事以下工作,这也不构成就业歧视:

  1、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

  4、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一些特殊的职业,比如模特、公司前台、酒店接待人员对身高、气质、外貌可以做一定的要求,合理范围内不会构成就业歧视。

延伸阅读
  1. 求职者应向用人单位提供哪些个人信息?争议与解析
  2. 要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消除性别和身份歧视
  3. 限定学历是就业歧视吗?
  4. 女性就业歧视的原因
  5. 就业歧视有哪些类型

劳动法规热门知识

  1. 高速公路收费员哺乳期要夜班合法吗
  2. 员工工作三天辞退有工资吗
  3. 公司违规查出乙肝如何赔偿
  4. 午休算是工作时间吗
  5. 履行劳动法私企能例外吗
  6. 出席劳动模范大会公司正常发放工资吗
  7. 因老板原因耽误项目扣员工奖金合法吗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