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退拆迁:如何保护自身权益避免算计陷阱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法律知识

腾退拆迁:如何保护自身权益避免算计陷阱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17

 
282044
导读:其一,绝大多数腾退项目都不适用591号令或者《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法院认为不是征收而是协议搬迁。其二,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村务公开是“一以贯之”的不变维权起点。其三,时刻谨记,不要随意签约。其四,维权思路一定要开阔。

腾退项目:如何维护被腾退人的权益

导读:

在现实中,腾退项目的名字可能各不相同,但无论叫什么,都离不开“腾退”这个概念。面对这种不讲理的腾退,被腾退人应该如何应对呢?简单来说,腾退可以分为拆房和不拆房两种情况。后者通常被称为“文保腾退”,这种项目是公益性的,房屋是文物保护单位,腾出来是为了改建成博物馆、纪念馆或者名人故居,因此只腾空不拆房。对于这种情况,被腾退人的补偿可能不会很高,但目前的情况下,略高于1:1的补偿安置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对于以各种名义拆房的腾退项目,对于被腾退人来说,其性质与征收几乎没有区别,都是拆房+补偿安置的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征收项目有严格的法定程序要求,而腾退项目的程序则相对随意。腾退方可能是村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能是某建设项目的开发商。他们所适用的腾退程序往往只有一纸盖着腾退方大印的公告和一本印制精美的《腾退安置方案手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腾退人对补偿安置不满意,他们的维权道路将会非常困难。

维权思路一:了解腾退项目的建设情况

绝大多数腾退项目都不适用征收法定程序,被征收人熟悉的征收程序在腾退项目中几乎不适用。因此,被腾退人需要开阔思路,寻找其他维权途径。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村务公开等方式了解涉案项目的建设情况,挖掘其中的违法点进行博弈,可以成为腾退项目的重要维权手段。通过村务公开,被腾退人有可能发现腾退项目在程序上的违法之处,进而通过申请上级政府予以查处,为维权增加筹码。

维权思路二:谨慎签约

被腾退人需要时刻谨记,不要随意签约。虽然不能随意签约,但被腾退人很可能面对的是一份法律意义上的民事协议。既然是民事协议,就必须遵循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不能出现逼签、欺诈甚至组织人手帮拆的情况。被腾退人需要明确,签约是自己的行为,签约后很难推翻协议所约定的补偿结果。因此,在签约前要冷静思考,避免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草率签字。

维权思路三:开阔思路

腾退项目往往不按套路出牌,被腾退人需要开动脑筋,寻找可能的切入点。腾退安置方案通常是不可诉的,相关程序提不起来。因此,被腾退人需要思考整个项目还有哪些可能的切入点,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项目的环保问题等。只要程序提起来,就有可能为维权提供平台,进而提升补偿。

维权思路四:及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腾退项目往往追求高效率,被腾退人可能会面临强拆、帮拆的情况。因此,被腾退人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必要时委托专业律师介入案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自己争取公平、合理的补偿安置。腾退项目的维权难度要显著高于规范的征收项目,因此被腾退人需要有足够的坚定和冷静,避免在维权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延伸阅读
  1. 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 商品房买卖中的法律陷阱
  3. 楼盘广告中的“零首付”存在的问题
  4. 现场看房时需注意的陷阱
  5. 如何识别非法集资

拆迁补偿热门知识

  1. 保健食品的非法宣传陷阱及消费者注意事项
  2.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3.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体
  4. 如何识别价格陷阱
  5. 电话销售三无保健品的法律处罚
  6. 购房合同补充协议陷阱:补充协议效力优于合同条款
  7. 无证房的拆迁补偿比有证的低很多,怎么办
拆迁补偿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