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05
对于无房产证的房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拆迁补偿金额通常会比有房产证的房屋低很多。如果无房产证的房屋是违法建筑,是不会给予补偿的。但如果是没有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
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而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则不予补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在补偿协议中约定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
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规定,根据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补偿协议中规定的相关事项。如果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拆迁补偿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为明确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其中内容主要涉及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安置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的约定。有效的补偿协议受法律保护,而无效的补偿协议则不受法律保护。那么,拆迁补偿协议在什么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无效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拆迁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除了以上情形和其他依法订立的拆迁补偿协议受法律保护的情况外,其他情况下的拆迁补偿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