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8-2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员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时,应被认定为工伤。在确定员工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属于工伤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必备要素:
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员工在合理时间内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并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
对于实行弹性工作时间的职业,如新闻记者、保险销售人员,需根据出行目的和地点来确定工作时间。若员工出去采访或推销,即为工作期间,因此发生事故也应被认定为工伤。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以下情形为“因工外出期间”,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员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派遣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员工被用工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指派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若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员工从事承包业务期间因工伤亡,用工单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根据新规定,若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无证据证明事故是由非工作原因导致的,应被认定为工伤。这解决了劳动关系难、调查取证难、认定结论执行难等问题。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进行具体判断和认定。在劳动安全制度不完善的国家,工伤发生频率较高。我们应该充分救济受伤劳动者,同时也要考虑国家和企业的财力限制,避免过度扩大工伤范围。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把握工伤认定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