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10
当房屋出租合同签订后,毁约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除了支付违约金之外,根据合同性质,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房屋,当事人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 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履行;
2. 采取补救措施;
3. 赔偿损失;
4. 定金责任;
5. 违约金责任,也称违约罚款。
1. 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比例,按约定支付。例如,合同约定违约金为一个月的租金,违约方需要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违约赔偿;
2.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以请求变更。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的30%,可以要求降低;
3. 如果合同未约定违约金,应根据对方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计算违约金,并退还押金和多余的房费。
1. 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2. 具体情况包括住房的位置、面积、装修情况、配备设施和设备等,以及住房的产权和产权人的关系;
3. 确定住房的用途,是自住还是允许与他人合住,是否可以有其他用途;
4. 约定租赁期限,在期限内出租人不得收回住房,承租人不得放弃住房而租赁其他住房;
5. 确定房租及支付方式,明确租金数额和支付方式。
在租房合同中,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违约责任,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于毁约的一方不愿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可以申请仲裁或起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房屋租赁合同签订越来越多。在签订合同时,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协商一致,约定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等,并且双方都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