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应提前通知当事人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应提前通知当事人吗?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07-26

 
262992
导读: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应提前通知当事人的。如果小区那个业主对于物业公司指派的物业服务人的服务有不满意出现的,在对其提出解聘要求之前,需要先通知当事人,并进行充分的协商。

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应提前通知当事人的必要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业主解聘物业服务人应提前通知当事人。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其所作出的有利于业主的服务承诺是物业服务合同的一部分。前期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合同都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

物业服务人纠纷的管辖基本原则

1. 符合管辖公正原则

公平和正义是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和普遍指导原则,也是管辖制度的指导原则。管辖公正主要体现在法官和法院的中立性以及当事人的平等性。物业纠纷适用专属管辖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当事人利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协议管辖制度逃避物业所在地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人民法院在中立的立场上平等对待当事人,无论从管辖制度设计层面还是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层面,都体现了公正性。

2.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按不动产专属管辖符合“方便当事人、方便法院”的两便原则

在物业纠纷中,物业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既是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机关,又是业主维权的职能部门。其对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对业主是否构成侵权具有重要发言权。如果异地法院审理此类纠纷,既不便于业主维护合法权益,又不便于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行使行政职权,更不便于人民法院协调行政关系、查清案件事实、行使审判职权。

3. 符合实际控制原则

实际控制原则即法院对所管辖的案件要有实际支配力。如果法院对特定案件不能进行公正的审判和有效的执行,就不得对该案件行使管辖权。该原则以实际控制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为基本要件,一般表现为原告就被告原则,其本质是对物管辖。审判实践证明,只有物业所在地人民法院才能对物业纠纷中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进行最有效的控制,以实现最好的诉讼效益价值。

解聘物业服务人的程序

如果物业服务人的服务未达到相关标准,导致业主不满意,业主有权向物业公司提出解聘要求。但在提出解聘要求之前,需要与物业服务人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沟通,争取达成一致的意见。双方和解后,解聘可能不再需要进行。

延伸阅读
  1. 业主如何合法提出抗辩意见
  2. 定金和订金的法律区别
  3. 未交房的房子物业如何处理
  4. 成立业委会前物业合同如何解决
  5. 物业与业主之间需要签订合同吗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7.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