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9-28

 
257291

如果就“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不知道怎么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一、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由于一定的法律原因,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失效。中断的原因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开始。中断的法律原因包括:

  1. 权利人提起诉讼。
  2. 债权人在诉讼之外向债务人提出权利。
  3. 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履行债务。

二、诉讼时效的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权利人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不能行使请求权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中止。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94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六个月,由于不可抗拒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下,诉讼时效会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中止的原因必须是由于法定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妨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其他情形。
  2. 法定事由必须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才具有中止时效期间的效力。
  3. 中止前经过的期间与中止的原因消失后继续的期间合并计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经执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因此,中止前和中止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三、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

  1. 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形,而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
  2. 诉讼时效的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的中断可以发生在整个诉讼时效期间。
  3.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经执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但是,诉讼时效的中断是诉讼时效完成的根本障碍,中断前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无效,中断后重新开始,所以中断前和中断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中止与中断是一样的吗
  2. 刑事诉讼中止与中断是一样的吗
  3. 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4. 如果行政诉讼时效中止如何办
  5. 民法总则时效终止中断的区别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个人声明书范本怎么写
  2. 非法开采行政处罚立案标准
  3. 房屋被强拆了上诉有时效期吗
  4. 拆迁补偿不合理起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5. 侵权纠纷起诉后多久立案
  6. 土地被征用行政诉讼时效是几年
  7. 贩卖毒品罪的辩护词怎么写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