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诉讼中止法律知识

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01

 
123303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期间计算,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那么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是什么?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中止事由的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其中,不可抗力是指对权利人来说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其他障碍则指权利人因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而无法指定代理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已经死亡或失去行为能力。此外,在继承开始后,如果没有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等,也属于其他障碍的范畴。

中止效果的限制

发生中止事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期间的暂停计算,但是该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才会产生中止效果。如果中止事由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之前,则不会对诉讼时效期间产生中止效果。

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有所区别。中止事由的发生会使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停,而一旦中止事由消除,诉讼时效期间将会继续计算。而中断事由的发生会使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无效化,一旦中断事由停止,诉讼时效期间将会重新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申请书
  2. 诉讼中止和诉讼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3. 刑事诉讼中止与中断是一样的吗
  4. 刑事诉讼中止与中断是一样的吗
  5.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有哪些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追讨债务
  2. 经济法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3.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4. 民事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5. 股权确权诉讼时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6. 房屋面积差价的诉讼时效问题
  7. 强制传唤的法律性质是行政强制措施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