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隐名股东具有哪些法律风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法律知识

成为隐名股东具有哪些法律风险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5-01-29

 
25053
简单的说,隐名股东存在的基础是隐名投资行为,在这种行为中,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设立公司,但基于以下原因,股东名册却显示为他人,那么,成为隐名股东具有哪些法律风险?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成为隐名股东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1、显名股东拒不转交投资收益

一般隐名股东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在代持股协议中也会约定有关转交投资收益的内容。如果这种投资收益对显名股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诱惑,有可能促使显名股东违反协议约定,拒不转交。

2、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处分股权

显名股东作为该公司法律文件实际记载的股权所有人,对外可以行使一切有关该部分股权的权利。对内来说,显名股东应当是受制于隐名股东的,其一切法律行为应当向隐名股东汇报并在作出重大处分决定时必须事先获得隐名股东的同意。但对外来说,别人并不知晓该部分股权的真实所有,只依据公示的法律文件来认定。因此,当显名股东为谋取利益而故意擅自转让、质押这部分股权时,实际出资人的利益会很难得到保障。

3、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滥用股东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股东的权利有股份转让权、资产收益权、股东会临时召集请求权或自行召集权、参与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等等,这些权利都在极大程度上赋予了股东对公司控制,如果显名股东有意侵害隐名股东利益,在未经得隐名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滥用这些权利,对隐名股东带来的损失也是极大的。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隐名股东的定义和存在的法律风险

隐名股东顾名思义便是名字隐藏起来的股东,即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的名义人都没有记载。隐名股东又称实际投资人,指的是依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虽然隐名股东未被法律禁止,但是隐名股东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隐名投资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投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利益受侵害后法律救助困难;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等。

应对隐名股东法律风险的策略

隐名投资人应与其合伙人签署行之有效的隐名投资协议,以协议方式约定双方的权益义务,发生纠纷时作为隐名投资人的股东身份即使不被承认,但可依据该合同主张权益。另外,应经常参与公司的决策行为和管理行为,积极参加股东会议,定期列席股东会议,了解公司发展动态,进行有效的控制。

延伸阅读
  1. 保险合同变更风险是如何的
  2. 融资租赁与商业保理在运营法律上的风险有何区别
  3.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什么意思
  4. 风险代理费包含哪些费用
  5. 技术合同成果的权利归属和风险负担是怎样的

股东热门知识

  1. 公司可以是另一个企业的股东吗
  2. 公司股东占40%有什么权利
  3. 虚假出资律师办案技巧有哪些
  4. 控股股东有哪些义务
  5. 股东能取出公司里的钱吗
  6. 股权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7. 成为隐名股东具有哪些法律风险
股东知识导航

股权纠纷解决方案

  1.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2. 借款被用于违法犯罪
  3. 金融借款纠纷
  4.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5. 合伙清算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热门合同下载

  1. 担保借条范本
  2.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3.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