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7-19
隐名股东,又称为实际投资人,是指根据书面或口头协议委托他人代持股权的个体。与隐名股东相对应的是显名股东。
隐名投资是一种投资方式,指投资人实际认购了出资,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股票(仅指记名股票)、出资证明书和工商登记等却显示他人为股东。在这种投资方式中,实际出资并享有投资收益的人被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投资人”或者“隐名股东”,而被公司对外公示的投资者则可称为“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在股东资格的认定和行使权利的便利方面存在差异。
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隐名股东应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被认定为股东资格:
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以及部分高级法院对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持有条件认可态度,但具体条件有所不同。
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应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挂名股东故意侵犯隐名股东的利益,隐名股东首先需要确立其实际股东的地位。为了避免这种法律风险,隐名股东应在一开始就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没有特别的书面约定,只能通过诉讼解决。在诉讼前,需要确定以下几点:
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确认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对公司享有股权:
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通过司法救济维护隐名股东的合法权益。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