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是否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集体合同是否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06-06

 
229984
集体合同是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的。企业职工一方会和单位协商,而协商一致后的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之后报劳动行政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无异议的就即行生效。关于集体合同是否必须经过集体协商才能签订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集体合同签订的必要性

1. 集体协商的必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集体协商。在签订集体合同之前,企业职工一方会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协商一致后的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进行讨论,并获得通过。之后,合同草案将被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若无异议,则合同立即生效。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的签订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进行,若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工会,则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进行签订。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的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则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集体合同的定义

1. 专项集体合同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

2. 行业性和区域性集体合同

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3. 集体合同的生效

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的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则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4. 最低标准的保障

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也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5. 工会的权益保护

若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若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6. 集体合同的约束力

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行业性和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和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延伸阅读
  1. 小产权房被拆是否有赔偿?
  2. 员工搬迁离职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
  3.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4. 工会法人未变更前劳动关系的效力问题
  5.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保密协议
  2. 行政机关未履行监督职责是否应受处分
  3.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
  4. 保密协议
  5. 案例回顾:
  6.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7.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课桌采购合同范本
  2. 钢结构产品加工承揽合同范本
  3.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完整版)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