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流转 > 土地转让法律知识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18

 
416141
农村居民将自家分得的宅基地进行转让,肯定不是说随便就能转让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究竟农村宅基地转让条件有哪些呢?又要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现在就这个问题为大家具体作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协商解决

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人民政府的处理。

二、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三、起诉人民法院

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后的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土地利用现状不得改变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类型

在办案实践中,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效合同

转让人或受让人不符合宅基地转让的条件,导致合同无效。

二、未经批准

转让人未经村委会批准而进行宅基地转让,导致转让无效。

三、补偿问题

转让的宅基地涉及拆迁等补偿问题,引发纠纷。

四、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

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等情况引起的纠纷。

农村宅基地的有条件转让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将不予批准。

对于因继承等原因形成一户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农村村民,多余的住宅应当进行转让。接受转让的村民必须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

因此,尽管我国法律原则上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考虑到继承等原因导致宅基地拥有量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对宅基地的转让仍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宅基地转让的条件

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转让人拥有两处以上的农村住房;
  2. 转让行为发生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
  3. 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并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 转让行为需得到集体组织的同意;
  5. 宅基地使用权必须随房一并转让。

宅基地转让的除外条件

以下情况应当认定为宅基地转让无效:

  1. 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必须与住房一起转让;
  2. 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
  3. 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宅基地;
  4. 转让人未经集体组织批准;
  5. 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宅基地;
  6. 受让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条件。
延伸阅读
  1. 怎么处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
  2. 农村自留地被侵占怎么办
  3. 农村房屋宅基地可以买卖吗,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4. 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吗
  5. 宅基地土地转让纠纷该如何处理

土地流转热门知识

  1. 划拨土地的公证程序
  2. 土地入股协议书
  3. 土地入股分红协议书范本
  4.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5. 开荒地承包合同范本
  6. 容积率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7. 农村宅基地买卖合法吗
土地流转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