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09-20
法律对于地役权期限是如何规定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网小编的步伐一起往下看吧。
法律对地役权期限的规定
地役权期限的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地役权的期限应当由当事人约定。然而,这一约定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需役地与供役地期限不一致的情况
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期限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供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为20年,而需役地的土地使用权已经有30年了。在这种情况下,地役权的期限最长为20年。
地役权期限的确定
设定地役权时,双方当事人应当协商确定其期限。如果当事人对地役权的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可以事后作出补充协议。对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设立的地役权,其期限不得超过各自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关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做出了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居住用地期限为70年,工业用地期限为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期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期限为40年,综合或其他用地期限为50年。
地役权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
无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还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无论其作为地役权人还是供役地权利人,他们设立地役权的期限都受到限制。因为地役权是依附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而存在的用益物权,一旦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不存在,地役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