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3-11-25
(一) 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建立起来的控制、支配和从属关系。出租车司机服从出租车公司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提供劳动作为出租车公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司机提供工作场所、劳动工具、限定工作时间以及定期支付劳动报酬,并进行管理。在雇佣关系中,出租车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于出租车公司。
(二) 挂靠关系
挂靠关系是指个人出资购买车辆,但为了服从当地车辆管理要求,将车辆挂靠于具有营运许可的公司而建立的关系。在挂靠关系中,出租车所有权属于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使用出租车公司提供的合法有效的营运牌照进行出租车营运。挂靠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被挂靠的出租车公司收取管理费或获得经济利益,对出租车司机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其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运行支配。另一种是被挂靠公司未收取管理费或获得其他经济利益,也不对出租车司机和其车辆进行管理。
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同时是挂靠人和雇主的情况。这时,被挂靠人被称为次受雇人,而挂靠人仍被称为出租车司机。有的次受雇人由挂靠人直接选任,出租车公司不进行管理;而有的出租车公司对次受雇人的聘用规定了严格条件,并亲自参与次受雇人的选任,并对其进行统一监督与管理。
(三) 承包关系
承包关系是指出租车司机向出租车公司缴纳承包金,承包出租车公司所有的出租车,并自行决定运营方针,享有运营收益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出租车公司享有对出租车的所有权,出租车司机通过缴纳承包金获得出租车的使用权,并对出租车拥有实际支配权。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
(一) 雇佣关系的责任承担
出租车司机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他人损害时,适用雇主责任。根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从事雇主授权或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或雇员行为虽超出授权范围,但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都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在实践中,出租车司机按照出租车公司的授权驾车运营或者虽非运营但在理性人看来属于出租车营运活动的,都被视为从事雇佣活动。雇主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即出租车公司不能以其无过错为由拒绝履行赔偿责任,也不能因为已经尽到选人和监督的合理注意义务,或者即使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仍无法避免损失发生而免责。因此,直接受雇于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司机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由出租车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特殊情况下,如果出租车司机是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如酒后驾车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出租车司机应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后,可以向雇员追偿。然而,考虑到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责任承担能力的差异以及当事人获偿的难易程度,要求出租车公司先承担雇主责任,然后再向出租车司机追偿可能更有利于当事人权益的维护和法律目的的实现。
(二) 挂靠关系的责任承担
挂靠关系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赔偿责任涉及到所有权人和管理人的法律关系和责任承担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对挂靠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审判实践中一般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和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确定挂靠合同的成立和挂靠关系的有效性。挂靠关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被挂靠的出租车公司收取管理费或获得经济利益,并依据挂靠合同对出租车司机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被挂靠公司可以被视为获得了出租车的营运利益。如果被挂靠公司只获取收益而不承担责任,则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失衡,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挂靠公司应与挂靠人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按份责任还是连带责任承担共同赔偿责任,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适用按份责任,即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按一定份额承担责任,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平衡被挂靠公司和挂靠人之间的利益。另一种认为应适用连带责任,即各责任人集体向赔偿权利人承担全部责任,对外不划分责任份额,但内部仍有责任份额的划分。赔偿权利人有权向任何责任人提出全部赔偿请求,责任人不得拒绝,但履行完毕后,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笔者认为,被挂靠公司与挂靠人之间基于合同关系和经营关系的存在,联系紧密。被挂靠公司与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并由承担责任较多的一方向承担责任较少的一方追偿,显然比当事人按责任份额分别追偿更容易,有利于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同时,挂靠人与被挂靠公司在挂靠合同中约定的责任分担份额或收益份额对于第三人来说显然难以得知。因此,在这种挂靠关系中,应采用连带责任的责任承担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挂靠关系中的被挂靠公司收取管理费或取得其他经济利益,并且挂靠人与被挂靠公司之间约定了免除被挂靠公司对交通事故后果责任的条款,这种约定仅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不能对抗第三人。
2、被挂靠公司未收取管理费或未获得其他经济利益,也不对出租车司机和其车辆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被挂靠公司在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情况下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利益明显失衡。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的公平原则,判定出租车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而未收取管理费或未获得其他经济利益的被挂靠公司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挂靠人既是出租车司机又雇佣他人的情况。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是否由被挂靠公司承担责任取决于被挂靠公司是否对次受雇人进行选任和监管。如果次受雇人由被挂靠公司选任并受其直接监管,被挂靠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反之,则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 承包关系的责任承担
承包关系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赔偿责任涉及到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法律关系和责任承担问题。目前我国法律对出租车经营权承包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审判实践中,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先由出租车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再由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之间进行追偿。另一种是直接以承包关系为名进行处理,由承包人出租车司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发包人出租车公司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应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承包关系与雇佣关系有本质区别。确立雇佣关系需要明确双方是否具有控制、支配和从属关系,关键标志是是否发放工资。在承包关系中,出租车司机需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对出租车实行统一管理,但出租车司机自主决定运营方针,除向公司上交管理费用外,其余收益归自己所有。同时,公司并不发放工资,出租车司机与公司之间没有法律上的从属关系。因此,这不是一种控制、支配和从属的雇佣关系。因此,不应以雇佣关系来处理承包关系中的责任承担问题。
在实践中,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签订的承包经营合同属于无名合同。一般来说,合同抬头为“租赁协议”,承包金也称为“租金”,但它并不属于租赁法律关系,而是承包法律关系。因为租赁合同以转移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为特征,只有承租人自己独立使用租赁物,才成立租赁关系。虽然出租车公司将汽车交付给出租车司机进行运营,但其“出租”的汽车仍以公司名义对外运营,且公司对出租车司机和其承包的车辆实行统一管理,公司对出租车仍享有一定的运行支配权,并从出租车的日常营运中获取利益。因此,出租车司机并没有独立使用出租车的权利,使用收益权也未完全转移。因此,租赁关系不成立,而应为承包关系。
在承包关系中,发包人对承包人有选任和考察的义务,并有义务对承包人实行统一管理。然而,承包人自主决定运营方针,拥有较大的自主经营权,因此,关键责任仍在于承包人自身。发包人与承包人可以内部划定责任份额,或者根据所获利益确定应承担的责任大小。这种内部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因为第三人不仅难以了解承包方和发包方真实约定的内容,更难以调查清楚承包方和发包方的利益分配方式。因此,在承包关系中,法院可以判决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司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出租车司机有过错,可以判决出租车公司有权向出租车司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