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21-12-24

 
19434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是需要政府进行救助的,例如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员等,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组成部分,那么医疗救助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实质意义上的帮助您。

医疗救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医疗救助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等。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十九条 医疗救助采取下列方式:

(一)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

(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医疗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救助资金情况确定、公布。

社会救助权的基本内容

社会救助权旨在帮助贫困者走出贫困,摆脱生存威胁。故凡有可能导致个人、家庭或群体陷入贫困的事项或事件,都应当被涵盖至社会救助之列。一般而言,社会救助权包括生活救助。急难救助和灾害救助等方面,触及贫困者生活的各个领域。

生活救助立足于贫困者的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当前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生活救助的具体展开。生活救助的对象一般呈现出较长时期的贫困状态,而且短期没有摆脱贫困的机会,经过家计调查进行资格确认后,就可以享有相应的生活救助。生活救助除了在满足贫困者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也有必要根据贫困者的实际需要,适当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其他特殊项目的专项救助服务。

急难救助所针对的是突发情势中的临时性贫困者,例如流浪乞讨人员、患有重病而无力医治者以及临时性失业者等等。请求急难救助者的贫困状态相对较容易判别,其贫困状态通常是由突发的意外事件而引发,经过临时救助就可以使他们摆脱贫困或危难境地。

灾害救助所针对的是群体性临时贫困者,主要是由于遭受各种自然灾害而陷于贫困的人群。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抗性,灾害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临时性贫困,而且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对受灾人群的因此具有公共应急救助的意义。

此外,社会救助权容量大,涵盖面广,在救助方式上应当具有多样化的网络结构,包括临时救助、定期救助和周期性救助;普通救助、类别救助和专项救助;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等等。

延伸阅读
  1. 诉讼费用减免的情况介绍
  2. 公众责任保险的作用和实施方案
  3. 船舶优先权的内容是什么
  4. 扶养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5. 被家暴怎么办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
  2. 民用客机遇险的法律规定
  3. 医疗事故住院期限及赔偿
  4.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区别
  5.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6. 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限制年龄
  7. 设立外国银行代表处的工商登记证领取要求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